原创 走出“骨质疏松”十大误区
2015年12月24日 【健康号】 于明香     阅读 21485

1. 误区之一:骨质疏松就是缺钙,只要补充足够的钙,就不会发生骨质疏松。

       其实,骨质疏松不仅仅是缺钙,骨质疏松的原因或诱因很多,如:①体重过低;②性激素低下;③吸烟;④过度饮酒;⑤过度饮咖啡、碳酸饮料;⑥体力活动缺乏;⑦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⑧患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如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糖尿病等;⑨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激素、免疫抑制剂等;⑩老年人群:女性≧65岁,男性≧70岁时。其中,缺钙只是诸多原因之一,当然单纯补钙也不足于预防骨质疏松。

2.  误区之二:骨质疏松与年轻人无关。

       事实上,骨质疏松可以分为三大类型:①原发性骨质疏松,包括:老年性骨质疏松和绝经后骨质疏松,这一类型的骨质疏松发病率最高,主要影响老年人,与年轻人无关。②继发性骨质疏松: 继发于其它原因所致,如:继发于某些內分泌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糖尿病等。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的患者也易罹患。此类疾病很少被人了解,单纯补钙远远不够,还需要诊治原发病。

       另外,散发的其他类型的骨代谢疾病也不容忽略,如甲状旁腺疾病、成人维生素D缺乏症等,常常发生于年轻人。③特发性骨质疏松,发生于年轻人,包括:青少年骨质疏松;青壮年、成人骨质疏松; 妇女妊娠、哺乳期骨质疏松。因此,年轻人如出现腰背酸痛、骨关节疼痛或轻微外伤后骨折也应及时就诊以排除骨质疏松。

3.  误区之三:没有外伤史,就不会发生骨折。

       患有骨质疏松的骨骼是非常脆弱的,有些轻微动作常常不被感知(也即没有明显的外伤史),但可以引起骨折:咳嗽、打喷嚏、用力提重物或抱小孩、甚至用力呼吸 ……等等。

常见的骨折部位:脊椎骨、肋骨、桡骨、股骨上端,这些轻微的骨折可以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应注意检查及早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

4.  误区之四:已明确有骨质疏松,无需做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测定不但可用于诊断骨质疏松,也可用于随访骨质疏松的病情变化和  评价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效果,因此,已经明确患有骨质疏松的病人可以定期进行骨密度测定,以了解骨质疏松的病情变化与评价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效果。一般来说,可以每年检查一次骨密度。

5. 误区之五:血钙正常,就是不缺钙,即使患骨质疏松,也不需补钙。

       血钙正常不等于骨骼中的钙正常。血液中的钙含量通过多种激素的调节使其维持在狭小的正常范围内,这些激素是: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当钙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而导致机体缺钙时,会通过激素调节破骨细胞重吸收骨质而使骨骼这一巨大的钙储备库中的钙释放到血液中,以维持血钙于正常范围内,此时骨中的钙发生流失;当膳食中钙摄入增加时,则通过成骨细胞重新形成骨质而重建钙的储备,上述平衡如被打破即可引发骨质疏松。

       需要强调的是原发性骨质疏松即使发生严重的骨折,其血钙水平仍然是正常的,因此补钙不能简短地只根据血钙水平而定。

6.  误区之六:维生素D就是钙片。

       答案是否定的。不过, 维生素D与钙片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钙的吸收一定需要维生素D的参与:①维生素D是钙的忠实伴侣,可以促进肠道钙吸收;②“活性”维生素D是维生素D的活化形式。维生素D本身无活性,需经过肝脏、肾脏转化成“活性”维生素D后才能发挥生物学作用。③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即是“活性”维生素D。不过,前者需经肾脏进一步转化后才起作用,后者可直接发挥作用。

7.  误区之七:骨质疏松是自然衰老造成的,无需治疗。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不断增加,一些与增齡相关的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老年人需要关注的四大疾病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与骨质疏松,这些疾病的发生均与增齡有关,也可以说与自然衰老有关,但是并非不需要治疗或没有办法治疗。

事实上上述疾病都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其中骨质疏松即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补钙,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而减轻病人的疼痛、预防骨折的发生,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寿命。

8. 误区之八:治疗骨质疏松,就等于补钙。

       骨质疏松的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综合治疗,治疗的目的是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其综合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如适当的体育锻炼、纠正不良嗜好、防止跌倒等)、补钙,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活性维生素 D、雌激素或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双膦酸盐类(如阿仑膦酸钠)、降钙素等,具体药物的选择需根据医生的建议而定。

9. 误区之九:有骨质增生,不能补钙。

       骨质疏松常常合并骨质增生(也即“骨刺”), 而骨质增生常常是继发于骨质疏松后机体的代偿过程中发生钙异位沉积所致,这时钙常常沉积于骨关节表面而形成了“骨刺”,补钙可以纠正机体缺钙状态,从而部分纠正这一异常过程,减少“骨刺”的形成,甚至使已形成的“骨刺”减少,因此患有骨质增生的患者如同时患有骨质疏松仍需补钙治疗。

10. 误区之十:患有“肾结石”,不能补钙,否则,会加重肾结石。

       导致肾结石的原因很多,如尿路畸形、尿路梗阻、尿液过度碱化或尿中草酸过多,甚至因机体缺钙而导致骨钙释出过多,进一步通过尿排出过多等,当然过多补钙或应用活性维生素D也可导致肾结石。

       需要强调的是患有肾结石的患者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查找“肾结石”原因,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尿路畸形、肾小管酸中毒等;②监测血钙;③监测尿钙与尿pH值;④区别不同情况,个体化补钙。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于明香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内分泌科高级专家门诊...
内分泌代谢疾病;骨质疏松;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甲状旁腺疾病等;尤其骨代谢疑难杂症...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