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话说焦虑 (下)--张天布

2019年06月26日 895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焦虑  北京首届精神分析系列培训项目第二次集训晚间公开演讲        在这部分的演讲中,张天布老师讲述了如何以焦虑为线索,倾听来访者,同时还细说了老年人怕死,急性应激障碍,二胎的困扰等现象中的死亡焦虑,存在焦虑,竞争焦虑等,用生活化的语言层层解析,读来引人入胜。     


 3、治疗效果是个副产品  


刚才我说要抓那个线路、线索,抓完线索之后,它每一点每一点上都有它的含义,这个就是精神动力性治疗和其它治疗不太一样的地方,精神动力性治疗会解读这个人内心的含义,你的解读变成他对自己的理解,他就自己把自己治好了,病人不是大夫治好的,大夫治不好病人的,这话对外科医生讲,有点儿不公平,那肯定是大夫治好的,但是对心理医生讲,你千万千万要记住病人不是你治好的,病人要想搞定你,容易的很,就一句话,“大夫,我最近好像比前一段时间又重了。”一句话就把你给撂坑里了。所以说你只要不居功自傲,那你就不受伤,唉,你比原来重了,不是我的原因,如果你老认为这个是你的功劳,他一说他比原来重了,你就咕咚一下掉下去了,马上觉得自己好没用啊,哎呀,这好像又让人给砸了一锤一样。就是说你纵有千般的本事,万般的能力,要发生改变,也得在他身上发生改变,也得他愿意,也得他认,对不对,信则灵,他不信,你本事再大也没用,胡说呢,对不对,他说你胡说你有啥办法,所以说你不管怎么说你得想方设法让你对病人的这个理解,变成他对他的解释,哎,他上你的道了,结果他还不知道,他拿着你的招呢把问题解决了。所以说治疗效果是个副产品,治疗的任务是完成整个治疗过程,最后顺便得了个治愈的效果。    


春节前,有一个例子,有人托这个找那个到医院里给我说,我抹不开面子,没办法,那我就接了吧,你想这个人在找我之前,他已经拖张三李四王五都来找你说情,你想他这个治疗在关系上有什么特点呢?他对我肯定是有很高的期待的,那我就给他安排家庭治疗吧,动力性的家庭治疗,结果呢这个治疗大概做了两个多月,十次左右,到了最后一次春节快过年啦,要结束治疗的时候,我说:“你给我反馈一下,那你到我这儿来治疗,有啥效果吗?”    他说:“效果到是有,哎呀这个孩子原来在家里闹得很厉害的,而且骂他妈、打他爸,这都闹得很厉害,现在好像都好啦。原来就在家里头呆着也不出门,现在也上班了。”  我说:“那你在我这儿治疗的话,对我有没有什么评价呀?”  他想了想说:“你啥都没说嘛!”  我说:“那你说我啥也没说。”  他说:“我来就是想让你给我说点儿啥的嘛,你咋什么啥都没说呢,整了这么长时间我都没听你说什么话嘛。”  我说:“那你好了没有。”  他说:“好了。”  我说:“那就行了么。”  他说:“那你还是没说嘛。”  哈哈哈,反正你好了就行了,不管谁说的。反正都是好了,就行了。    


其实我心里想,你真是不懂,外行,你要是内行你知道我这才是最高的水平,我就是不说,你就好啦,你不要以为吧唧吧唧说得多,我说得多让你好了,那算啥本事,那才不是本事呢。但是你说我这么长时间真啥也没说吗?也不是,只是说呢,他说的那个不说的意思是我没有像老师一样给他上课,告诉他一二三四,这是对的,那是不对的,他其实期待的是这个东西,对吧,所以他看到我没给他那样做。他对大夫是有理想化的,你要教导我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才算你有功劳,正因为这样的期待是他内心的模式,你就推测他对他的孩子的教育是什么,对不对,那孩子都那么大了,他还一天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好,你天天给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那孩子青春期了,你认为是对的,我偏认为是不对的,你让我干,我偏不干,你不让我干,我偏要干。是不是就造成了这个问题,对,他太认死理。结果呢我不给他说大道理,但是我让他理解到了一个道理,虽然他有点儿遗憾,但是他还是感受到了点儿什么,咦,好像不说比说效果好,对吧,你只要明白这个道理,行啦,那你就回去慢慢依照这个模式来呗。这就是我们说的在治疗的过程中,你去一个段一个段去理解,那么你要最后把你的理解呢传递给他,变成他自己的,对吧,那么这个理解的话就是个硬功夫。    


 4、焦虑的逐层分解  


刚才讲的焦虑是内功,是思路,现在讲的是硬功夫。就是明面上,你抓住他一点后,你一把给他敲碎,就给你讲明白,就是这个问题,你这个特点就是这样。它其实是有一些含义的,这个含义是可以被理解的。比如说从精神动力学来讲,一个焦虑,它的背后可能会有多重含义,不同的水平是不一样的,对不对,在较低水平上呢,它可能是死亡的焦虑,怕死,每个人最基本的焦虑,但问题是怎么大家不说年轻人怕死,总是说老年人‘’怕死、爱钱、没瞌睡‘’,为啥?因为年轻人好像觉得它离,还远着呢,这事儿跟我没关系,是吧,人年龄越大以后就该考虑这些问题了,今天谁病了,明天谁又走了,他就会感受和体验到这个死亡的逼近。   


 所以死亡这个焦虑其实是一个最最基本的东西,它一直在你内心潜伏着,你根本就不知道那玩意儿啥时候就蹦达出来了,对吧。但是一般情况下这个东西不出来,所以大多数病人的焦虑都不会表现在死亡焦虑的这个层面上,有些人会把它变表现出来,什么样的人呢?比如急性焦虑发作,急性焦虑发作的一个症状是什么?恐慌、憋气、心跳加快、无处着落、无处依靠,然后呢,马上要死过去了,所以吓得够呛,对不对,然后呢,每当发作的苗头出现的时候,他会迫不及待的赶紧叫救护车,快救命,担心把小命给没了。然后呢,当听见救护车呜~呜~的叫声的时候,他马上就松了一口气,然后呢当把他送到医院急诊室,他看见那个白(红)十字灯他立刻就好像如释重负了。然后呢,你不用抬了,我自己走进去,这就啥事儿没有了。但是你看他一离开医院,想着想着,哎呦,又不行了,有的一个礼拜犯好几回,有的一年犯好几回。然后呢,这样的人跟前不敢离人,一定要有个人陪着,哪怕要是叫他那个十岁的孙子跟他住一块儿也可以,为啥,着急了可以让小孩帮我喊个人啊,小孩干不了别的事,让他帮我喊个人还是可以的,他的命好像老是要在这个垂死挣扎的状态中。    


有一年,我接了一个病人,这个病人是从新疆过来的,从新疆飞大连,飞东北,结果呢在飞机上急性焦虑发作了,哎呀,把机长整的没办法,这机长又诊断不了是啥,你这是心脏病犯了,正好到西安上空了,机长说下来吧,就在西安降落,然后拉到我们医院来。在医院里一住,住了三四天啊,在医院检查,啥事儿也没有。内科主任说,去看看心理科吧,然后就找我来,我把各方面情况一核实,就是个急性焦虑发作嘛,那行,没事,你可以回啦。‘’我咋回呀?我咋回呀?飞机不敢坐啊,一个人不敢坐飞机,那坐火车吧,火车我也不敢坐。”那在火车上发作了也挺麻烦的,是吧。第二天呢,又过来了,说大夫你给我开点儿药吧,然后我就走了。我说你怎么走呢?他说从家里来个人,在西安买辆车,我们俩换着开回去。万一有啥事儿,我们还能停下来。车是自己的,我们还能掌控。他要一个掌控感,坐火车风驰电掣也没人听他的,不可能给他停,他想自己掌控自己。这就是什么,这就是死亡焦虑。    


哎,一般人没有这个死亡焦虑,但是一般人会有另一种弱化了的方式出现,变形的方式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会感觉到:没饭吃。它可以转化成一种弱化了一点儿的方式,你没饭吃啊。那你一定没有体验过没饭吃的感觉,是啊。你看我跟曲大姐这样年龄的人就会有,焦大夫,你是高干家庭,肯定要好一点儿。小时候有的人是受过饿的,受过饿的人你会发现他有个特点,就是他在内心里头,他在性格深处,他有一种没饭吃的恐惧感,那么这个恐惧感其实在潜意识里会支配着他不断的奋斗,他不断的要给自己再积累一点儿,再积累一点儿,做得过分了就是贪婪。对吧,其实这个背后是什么?是一种匮乏,是一种没饭吃的恐惧感。你看现在的娃就有个特点,就是80后90后00后的孩子,在家里头吃饭的时候,他不加饭,这个桌子上、菜盘里头要剩上一块儿肉、两块儿菜,他说不吃,筷子一扔就不吃了,但是你看这个50后60后,哎呀,还剩一点儿,算了吧,这点儿我吃了吧。他的行为习惯自然就出来了,扔了就可惜了,但是那个儿子如果是个80后90后看他爸吃饭他就急,你都这么胖了你还敢吃,别吃了别吃了。他妈说,不不不,这浪费了可惜了。实际上这就是匮乏,没饭吃的恐惧就是死亡焦虑的亚种。像你这种情况根本就不知道没饭吃的概念是啥,你肯定不会加饭,让你多吃你肯定会想,哎,不能多吃,多吃这一口把我吃胖了,明天我还得多跑两圈。哎,你这样就能理解人的行为,他的心理,他都是有一种焦虑在,只不过有些是以急性焦虑发作表现,有些就是以日常行为的模式表现出来,好,这是第一个。      


不怕没饭吃,也不怕死了,那这个挺幸福,但是你真的就啥都不怕了吗?你有没有其它怕的?我这大夫就这样看病的,就专找你那个怕的地方,不是说你都好着呢吗?那我就问你有啥怕的?你怕不怕没饭吃?你说没有。那你有没有怕没人要?有没有?呀,那你够坚强,你够幸福,你成长的过程中,资源都这么丰富呢。哎,你看,有的人他就是害怕没人要他,没人要了是个啥概念?我会不会流落街头啊?对不对。哎,那这个就又是基本的焦虑之一啊,就是没有客体。因为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人是需要有客体的陪伴的,“客体”,客观的“客”,你是“主体”,你是“主人”,那么你的外面与你有关系的人就是客体。也就是有时候焦虑是因为缺了生命中重要的人。那么再具体点儿说,我们把这个话再变一个方式说,就是怕没妈了。“哎呀,妈呀!”有时候我们会失声喊道“哎呀,妈呀!”为什么会有这么一种行为反应方式出现呢?当我们突然一惊吓就喊“哎呀,妈呀!”为什么?因为这个惊吓突然出现就跟你失去妈妈的恐惧感是一样的,所以本能的就喊出来了“哎呀,妈呀!”,你喊一声妈,顿时恐慌就缓解了,就是呀,喊一声妈,你那个感觉就是妈还在,妈回来了,妈在我心里,对吧,这是从心理意义上讲,就跟叫魂一样把她叫回来。所以说是没有妈,就不行。    


有的人说我不存在没妈的问题,但是我妈要生老二了,这是个大事情,对不对,我们现在同学们成立了抗击老二联盟。我在网上看到的信息说上海有个学校,有一个班的同学发起了一个叫“拒绝二胎联盟”,然召集加盟,在微信上吵吵N多人了。为什么?想一想,你妈生老二碍着你什么事,他也没说是不要你了,对不对,他有老二了,你还是老大嘛,那你说是不是你妈就是养活不住你了,也不是。这个孩子如果到现在这个年代的话,象你这么大的人都不怕没饭吃,人家肯定也不怕没饭吃,人家就是怕说你有了老二了,你不爱我了,对不对。所以这种现象呢就是说不怕没有客体,哎,客体在,有重要的客体在,但问题是有你在,你在这里还爱我吗?例如,结了婚了,有了家了,处了对象,但是这日子过得踏不踏实?这就是翻版,对吧。   


 所以,如果你要对一个人做婚姻啊、恋爱的咨询的时候,你先得听他给你讲,他跟他这个对象是怎么回事儿,他担心什么,他害怕什么,他委屈什么,对不对。原来如此,原来是你怕这个,现在讲的是过日子的现实都好着的,那么在你的小心眼里头是个什么样的模式呢?就是说人家其实对他好着呢,而他自己呢,总不踏实,这没准就是在他妈那儿体验到的他妈生老二、生老三都送人了,我多幸运,我没被送,可这个遭遇这没准落在我头上也有可能吧?那时候如果一咬牙,把老二留下了,把我送了,也未为可知哦。这种不确定的感觉,焦虑的感觉,也会在心里面捣鼓,对不对。好了,等到我跟你结婚了,你会不会有“小三”呢?会不会又把我给休了,但实际上人家那个人可能并没有。“你怎么没有,我就眼看着那天你们两个一块儿不是从那个办公楼里出来的吗?”这不找事儿吗?是不是,解释又解释不通,实际上这就叫投射嘛,自己把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投到别人身上,栽赃给别人,这样的人跟他解释是非常困难的。    


还有曲大姐,曲大姐前几年给我说了个事。曲大姐是西安人,我每次到北京来,她要请我吃饭,前年的时候,曲大姐给我说啥呢,她说“张主任,我今年夏天要回一趟西安。”咦,我想,你回西安,一年要回好几次,咋郑重其事跟我说这话呢,郑重其事的告诉我今年夏天要回西安。我说“对呀,你回西安,你不是老回嘛。”曲大姐说“我爸都九十岁啦”,我爸有九十岁啦,我看看说“啥意思?是不是回去问你爸你是不是亲生的?”曲大姐说“兄弟,你咋这么神呢。”她就是要问这话呢,她就是回去要问她爸她是不是亲生的,她现在都六十多了,她这心结到现在都没有解,她现在六十多了,她爸都九十啦,她要回家问她爸,她是不是亲生的,她这个心思跟任何人没讲过,那天被我给戳穿了。结果我这一说了,她跟我说“你咋这么神呢”,我说我也是瞎碰的,为什么?因为我看她说这个话,跟我以往看她说的话不一样,我跟她一年见好多回呀,她没有哪一年郑重其事的跟我说我要回去一趟。这个情节,本身我就觉得不是一般的情节,然后,她说她爸九十岁啦,这跟这有啥关系呢,那我就猜啦,根据我这个对焦虑的理解,她一定是有什么事儿要跟她爸说,都这么大年纪了,她在北京都功成名就啦,她问她爸啥,要钱?她只有给她爸钱,她不能跟她爸要钱,对不对,她一定有个什么心里头的心结,所以我就猜她可能是要问她爸,为啥?她怕来不及了,对不对,那句话几十年没问,一直在心里难受。问一问你们自己,大家都问问自己,你有没有过闪过一闪的念头:我不是亲的。你有过没有?百分之八九十的人,我问过,都曾经在某个时候怀疑我是不是亲生的,我是不是抱养的。有的还说,我没有,我姐是抱养的,那还好,反正是把这种恐惧感、把这种担心表达出来了,只不过说的是担心她姐嘛。我没有担心过我是抱养的,但是我整天问我爸,我姐是不是抱养的,我姐是哪儿来的,投射投射,肯定是投射,所以你看这个焦虑的背后隐藏的就是什么啊,爱,这个爱是不是村存在,对不对。但是呢,曲大姐最后说啥,曲大姐说“哎,长了这么几十年了我爸都这么对待我,比对我兄弟都好,难道亲的又能怎么样,就算我真是抱养的,我爸对我比兄弟也不差,甚至还比他好,那就不是亲的也胜似亲的嘛。好了,这事儿咱们就算一笔勾销了,以后再也不提了。”心理咨询有时候就是这样,就是沿着那个焦虑慢慢去探索,看那个内心、背后是一个什么东西在那儿埋着呢,让它出来,把那个事儿说清楚了,说明白了,这事儿就了了,这就叫潜意识的意识化。她不用回去,她回去干啥,我们俩一说这事儿就结束了,她肯定是年年还回去,但是她问她爸这个事儿就勾销了,再不用操着心了。我们俩还算是能够敞开交流的,我那天也是冒险就这么说了一下。没惹你生气吧?这个就属于什么呢?怕没爱,怕那个谁变心。你家里头有时候出矛盾,猜疑心重,这都是一些小事,然后就闹矛盾,就过不到一块儿去了,其实一开始是什么?是对那个爱的信心不足。因为自己不足嘛,疑心生暗鬼,然后就倒腾,倒腾、倒腾,最后把对方给倒腾毛了,是不是啊,就真的出了事了。就是这样的思路,就得层层的去找,找到哪儿算哪儿,是吧。      


然后呢再往前走的话,就是另一个,就出了新的问题了,就是你跟人打过架吗?自己有点儿不好意思,女孩子嘛,你打过,你厉害,你经常打。你打架的时候是心里头真的不怕吗?哦,事后会怕。你看咱这个不管是男的女的,对不对,在这个世上生活,你总免不了要跟人磕磕绊绊,要跟人争啊,很多都是要跟人争的。你打我,你可能冲动的这一下子打了,你打完以后,你等着,你打我,我回去叫我哥来收拾你,对不对。我叫我媳妇打你,对不对,我男的我不敢打你,我叫我媳妇打你。我这话一说,你回去你就睡不着了。呀,这家伙说他媳妇,听说她媳妇还是个当兵的,明天要是真的来了怎么办呀?对不对,哎,这是一个焦虑。这就是我们说的在竞争中的焦虑,哎,遭报应的焦虑,对不对,吃亏占便宜的焦虑,这个竞争啊、遭报应、吃亏占便宜的焦虑,这个水平就是俄狄浦斯的焦虑。这就是我们明天重点要讲的,明天、后天两天的课程中,我重点要讲俄狄浦斯期冲突和心理发展,这个的话就明天再讲啦,咱就不展开说了。


那么如果这些都没有,还会有什么焦虑?还会有丢人折面子的焦虑,那叫什么啊?道德焦虑。丢人折面子的焦虑就是道德焦虑。还有什么焦虑呢?还有一个有时候觉着找不着北,找不着自己,那有一种惶恐不知所以然,不知自己身为谁,梦里不知身是谁,醒来一看还不知道自己是谁。梦里不知道你身是谁还好理解,对不对,你有可能不是很清楚,如果醒来了还不知道自己身是谁,麻烦大了,这种情况有过吗?有没有过这样的体会?有时候会觉得有一种陌生感,对啦,存在的焦虑,自我瓦解的焦虑。有了这种感觉怎么办呢?怎么办啊?拿个绳赶紧把自己给捆起来,别散架了,这就是我们治疗要做的工作。有自我瓦解感的焦虑,它是一个自体感的不足、不全,那么这个治疗的话,就要沿着精神分析的有一个叫做自恋的自体心理学这么一个路数去做,而且需要很长时间去慢慢的帮助一个人去拼凑、体验。   


 好,以上就是说焦虑呢可能有N个N个的缘由,有缘由的,有表现的,有进入焦虑的那个思路的,所以工作起来是有技巧的。工作起来是有很多点的,而那些点背后会牵扯出相应的类型,并且要去展开,那么这将是我们这个项目会循序渐进的教给大家。今天的讲座是先把这个整个的内容梳理出来,后续每个点都会有扩展。一年下来,相信大家肯定是一个拿的出手的咨询师,再高我就不敢说了,我有这个信心,我跟郝滨老师、海音老师,我们搭档了N年啦,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培训当中搭档了N年啦,教学效果我们对自己有信心,我希望大家对这个项目也要有信心。其它的就不说了,我们就走着瞧。好,我就聊到这儿。       


主持人(郝滨):听完了张天布教授这场讲座之后,我觉得我非常喜欢地面讲座。因为可以和一个活生生的,肉做的人在一起,听他活色生香的讲人类的各种情感。(笑声)那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下互动,好不好。我们的时间现在是九点零五啦,我们用一点点的时间,回答一下大家的两个问题。有谁愿意和天布老师互动,可以举手,可以提出您的问题,也可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体验或观点,好吗?     

(因提问涉及隐私,为遵守专业伦理及尊重个人隐私,此处略去部分问答内容)     


张天布:其实治疗师经常也是这样的,我也有过痛苦的恨不得不成功便成仁的体验,但是呢仅仅停留在对这些事情的这个情绪性的表达上,没有更像刚才这样再继续展开展开,去说开来更有用。把这个话讨论开了,那个焦虑感就下来了,是这个意思。好时间差不多了,就到这里。     


主持人(郝滨):我们关注内心的世界,有的时候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千辛万苦的去寻觅一个标准答案和真理的时候,我们往往发现,我们最后得到的也许并不是一个真理或者是一个标准答案,我们得到的也许是我们寻求真理和探索答案的过程。那么非常感谢我们有机会在今天晚上能够一起和大家走一场关心自己心理关心他人内心过程的一个里程,我们感谢今天的相聚,同时呢也期待未来的重逢。好,感谢张天布教授,也感谢谢大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