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带状疱疹怎么治?后遗神经痛怎么治?火针治疗有奇效!

2015年04月24日 989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概述】 

       蛇串疮(带状疱疹)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呈条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其特点是局部剌痛,皮肤见红斑、水疱,累累如串珠,常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不过正中线。又名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丹、蜘蛛疮等。

       其病机主要把握六个字:湿、热、毒、瘀、虚、郁:情志内伤,肝气郁结化火,火毒外溢皮肤而发;或脾失健运,湿邪内生,蕴而化热,外溢皮肤而生;或感染毒邪,火毒炽盛。上部多风,中部多郁,下部多湿,年老体弱者,常因血虚肝旺,湿热毒盛,气血凝滞,以致疼痛剧烈,病程迁延难愈。现代医学认为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所致,初次感染多为水痘,愈后病毒潜伏于神经节,在免疫力低下时病毒激活,分布到相应神经节段皮肤,表现为带状疱疹。

【诊断】

(一)要点

       1.好发部位:多发于成人头面、颈项、胸胁背、腰腹、四肢等单侧神经节段支配区域皮肤,一般不过正中线。

       2.局部表现:局部常先有剌痛等神经感觉异常,继而皮肤出现片状的红色斑丘疹,继而出现绿豆到黄豆大小簇集成群的水疱,聚集一处或数处,呈条带状分布,疱群间皮肤正常,疱液透明,5~6天后转为浑浊,重者有出血点,血疱或坏死。轻者可无皮损,仅有刺痛感,或稍潮红,没有典型的水疱。

       3.全身症状:一般无全身不适。可引起颊下或颈部淋巴结肿痛。发于头面部者,尤其是眼部和耳部者,病情较重,疼痛剧烈,甚至影响视力和听觉。

       4.病程:病程2周左右,一般不超过1个月,后遗神经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更久。一般不复发。

(二)鉴别

       1.热疮 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多为针头到绿豆大小的水疱,常为一群,伴灼痛。l周许痊愈,但易复发。

       2.肠痈(阑尾炎) 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血常规检测白细胞明显升高。

【辨治】

(一)内治

       1.肝经郁热证 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夹湿者苔常为黄腻。治宜清肝解毒,祛湿止痛,方用龙胆泻肝汤加紫草、板蓝根、薏仁、延胡索等。成药可选龙胆泻肝丸、新癀片等。

       2.脾虚湿蕴证 皮损颜色较淡,疱壁松弛,口不渴,纳差腹胀,便溏。舌淡,苔白或白腻,脉弦细缓。治宜疏肝健脾利湿,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成药可选参苓白术散、香砂养胃丸合用。

       3.气滞血瘀证 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黯,苔白,脉弦细。治宜理气活血,重镇止痛,方用柴胡舒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延胡索、莪术、珍珠母、生牡蛎等。成药可选七厘散。

(二)外治

       1.药物  局部外用药以清热、解毒、干燥、收敛为主。可用蛇药片、外用紫金锭、新癀片等用水或炉甘石洗剂调成糊状外涂患处,局部糜烂者可用紫草油外涂,每天2~3次。

       2.火针  安尔碘常规消毒后,沿红斑范围间隔1~2cm许点刺一针进行围剌,再针对水疱进行浅剌,干棉签赶出疱液,消毒,再外涂上述药物。每1~3天一次,疼痛明显者可每天做一次火针,可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坚持每3-7天做一次火针治疗,1个月为一个疗程,多数经过1-3个疗程可愈!

       3.梅花针  可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叩击痛处皮肤,持续约10分钟,直到皮肤潮红。每1~3天一次。

       4.拨火罐  多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性患者,常在火针、梅花针治疗后,于痛处加用火罐治疗。每3~7天一次。

       5.针灸治疗  常取内关、阳陵泉、足三里,局部周围卧针平刺,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三)其它

       西医治疗带状疱疹的原则为抗病毒、消炎、止痛。临床以抗病毒药物治疗(如泛昔络韦,每次0.25g,每天3次)为基础,必要时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络芬)来止痛。疼痛剧烈者,起病7日内可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20~30mg/d,分2~3次口服,连用3~7天),以快速控制神经节的炎症,减轻疼痛和减少后遗神经痛。

【防护】

       1.保持局部清洁,内衣宽松柔软,促使干燥结痂,防止继发感染。

       2.饮食宜清淡,忌辛辣炙煿、甘肥厚味。

       3.心情宜舒畅,多休息,忌劳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