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老年人泡脚谨防低温烫伤:选对医生很重要

2023年03月26日 64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老年人往往对温度不敏感,有的老年人有温水泡脚习惯,长时间接触温度高于45度以上的温水,可能导致足部慢性烫伤,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长时间无法愈合。

热水袋、暖宝宝等成为不少家庭的取暖“法宝”,艾灸,拔火罐,也成为不少中老年患者冬天保健的一种方式。医生提醒,在使用取暖设备或者采取保健措施时,特别要谨防低温烫伤。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与修复重建外科刘欣健医生介绍,低温烫伤是指身体长时间接触高于45℃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慢性烫伤。“感觉迟钝或睡得沉的一些人,比如婴幼儿、老人、瘫痪病人或醉酒者,紧贴热水袋的部分皮肤就容易造成局部烫伤。”刘欣健医生说,“低温烫伤时的热量蓄积容易导致皮肤、皮下组织受到损伤。若处理不当,会长时间无法愈合。”

 低温烫伤在冬季多发,普通市民应如何防范低温烫伤呢?刘欣健医生提醒,如果使用电热毯,温度不要设置得过高,待被窝暖和后,应在上床前断掉电源。使用暖宝宝应隔着几层衣服贴用。使用取暖器时,距离不要太近,也不要长时间对着身体的一个部位。使用热水袋取暖时,水温不宜过高,热水袋外面最好用布包裹隔热。“特别是家长要提高防范意识,如果用热水袋温暖孩子的被窝,应把热水袋放于两层毯子中间,不直接接触孩子的皮肤,或仅在睡前放在被子里先暖被窝,孩子睡觉时应该取出来。如果采用艾灸、火罐等保健措施时,一定注意操作规范,及时观察,以免低温烫伤,造成严重的后果。”

    特别提醒:冬季生活中应注意防止各类烧伤的发生,一旦发生烧烫伤,早期处理应注意以下方面: 对于热力致伤者,比如热水、热蒸汽、热液等烫伤,应及时冷疗,自来水冲洗、冷敷或浸泡创面30分钟以上,将皮肤的热量迅速向外释放,减轻局部渗出,减少热能向深层组织扩散,避免或减少水泡的形成,将烫伤的危害减轻到最低.冷疗后不要自行涂抹牙膏、酱油、蛋清、白糖等,以免刺激和加深创面深度,增加感染机会,应用干净的毛巾或衣物保护创面,及时就医进行专科治疗。

    刘欣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修复重建外科主治医师,毕业于郑州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常年从事烧烫伤的治疗,擅长各不同面烧伤烫伤电击伤、化学烧伤、烟吸入性损伤、外、外美容修、面及四肢等各部位烧伤及外后瘢痕、耳垂瘢痕疙、糖尿病足面的合治、褥、激光、注射美容、面部年化微整及微、吸脂肥、皮脂腺痣、色素痣、脂肪瘤、纤维瘤等的诊断和治、瘢痕增生及瘢痕瘩复发诊断和治、激光和注射美容。学术任职:河南省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烧伤医师分会青年委员,发表SCI文章2篇,中华及核心期刊10余篇。获得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地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烧伤与修复重建外科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建设东路1号

电话:17838306522     门诊:周五全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