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多动症的治疗误区

2018年08月03日 687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于作洋
多动症是可治的,但是不少家长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从而影响了诊疗过程的顺利进行,在此提出几种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成绩是否起色是治疗有效的标准  多动症患儿智力水平是正常的,但因为注意力分散,不能集中精力在学习上从而导致成绩不佳、学习困难。知识的积累是漫长的过程,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在接受治疗后是不是开始自信了、是不是能较长时间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了(比如做作业、做手工)、是不是能听取家长、老师的教导、建议,不那么冲动、任性了。慢慢地待孩子变得开朗、合群,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才能逐渐提高成绩,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家长一味关注成绩并过高要求患儿,会增加患儿的心理压力,使得治疗效果不明显甚至无效。
误区二:“高压”手段能制止孩子多动 多动症患儿自控能力差、注意力无法集中易受到责骂、批评甚至体罚等,会导致患儿自卑、不合群,家长若不能给患儿以关爱反而只是严厉指责会更加重患儿心理负担,从而加重“多动症”的各种症状,引发各种继发问题,导致患儿情绪、行为障碍。
误区三:“多动”是精力旺盛的表现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精力旺盛,无处发泄才会导致“多动”,所以让孩子学习跆拳道、武术、散打等激烈的运动,其实这样做适得其反。多动症患儿易冲动、任性,激烈的运动会增加意外风险的概率。孩子多动是因为注意力无法集中在一件事情中,应训练孩子学会“静”,以“静”治“动”,比如绘画、阅读等,有意识地训练自己集中注意力,这时家长应给与孩子鼓励,有进步就要提出表扬,不能苛责,强迫规定患儿必须坚持一定的时间。
误区四:长大后自然就好了   随着年龄增长多动症状可以减轻,但20%的患儿在青春期有犯罪行为,物质滥用、学业低下、注意缺陷和冲动仍然明显,60%的患儿症状能持续到成人期,成人多动症大多变成了冲动型或反社会型人格,有难以控制的冲动行为障碍,情绪不稳和长期的不满情绪。
误区五:多动症就是抽动症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多动症没有抽动的表现,它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的缺陷,学习时小动作比较多。而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可以表现儿童多动症的一些表现,例如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多动症可以合并抽动症。
误区六:食疗可治疗多动症  这是错误的观念。食疗是用食物参与治疗,人在亚健康状态或疾病初期,饮食确实有帮助改善机体的功效,此时,食疗的作用可能比药物治疗更重要。但多动症是明确的疾病,光用食物来治疗,力量是不够的,甚至会因为寄希望于食疗,延误了诊疗的最佳时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