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胆汁反流性胃炎到底什么回事?

2017年02月16日 1021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胆汁反流性胃炎在临床上还是很常见的,病人往往会出现胃痛、胃胀、胃灼热、口苦、胸骨后不适等症状。这其中,有些患者因为手术后继发,有些患者因为生活习惯不好引起,有些是胃肠功能问题所致。所以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对患者来说也很有必要。
首先,我们应该先知道胆汁哪儿来的?有什么作用?胆汁由主要由肝细胞生成,成人每日分泌量约800~1000ml。胆汁是一种消化液,有乳化脂肪的作用,但不含消化酶。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可使脂肪乳化成许多微滴,利于脂肪的消化;而胆盐与脂肪酸甘油—酯等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促进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平时人体是将大部分胆汁都储存在胆囊里,当进食时,在消化期间,胆汁则直接由肝脏以及由胆囊大量排至十二指肠内,帮助消化摄入的脂肪。所以正常的胆汁应该是经过胆总管由十二指肠乳头排入小肠。如果因为各种因素导致胆汁由幽门逆流进入胃或食管,就是胆汁反流。
那引起胆汁反流的原因有哪些?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主要为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以及幽门功能失常和慢性胆道疾病等。手术患者,因为手术后消化道的重建,比如远端胃切除、胆囊切除的患者,常常继发胆汁反流,这种情况常常不容易控制反流。一些患者因为幽门功能失调、胃排空异常引起的反流,经过改变生活习惯和药物治疗,可以很好的控制胆汁反流。
胆汁反流的危害有哪些?归纳一下其实主要有二方面:1、损害胃粘膜,引起慢性炎症。由于胆汁中胆盐可削弱胃粘膜保护机制,使原来分泌入胃腔中的酸反弥散入胃粘膜,这样就会对患者胃粘膜造成一定的损害。一方面会导致胃酸增多,另一方面胃粘膜保护机制削弱,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胃粘膜炎症。长期的慢性炎症,会引起胃粘膜的增生、腺体的萎缩、甚至发生癌变。2、因为胆汁反流引起的食管和相邻器官的问题。比如胆汁反流严重的患者,胆汁可以和胃酸一起反流到食管和咽喉,甚至刺激气管,从而引起食管糜烂、咽炎、喉炎、气管炎等。
那有胆汁反流怎么办?有些人非常紧张,甚至部分病人因为长期胆汁反流不能治愈而引起忧虑症。其实大可不必过分担心。我们发现胆汁反流,首先要注意改变生活习惯,比如不要吃的太饱、不要吃刺激性食物、不要吸烟饮酒和和浓茶、注意饮食规律、保持心情舒畅等。其次药物治疗可以很好的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比如西药可以用质子泵抑制剂、达喜、吗丁啉等。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多属于胆胃郁热、胃失和降,通过清热利胆、和胃降逆,常常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