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看见恐怖症(3)认知疗法如何治愈恐怖症?

2020年08月14日 813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恐怖症与应激反应
(1)对恐惧的恐惧才是真正的烦恼。以失眠为例,人偶尔的失眠甚至不睡觉不会造成问题,但一旦害怕失眠就极易长期失眠。

(2)现实事件的冲击会激起应激反应,有明显的身心症状,但这不是持续性的恐怖症,当事人更需要的是陪伴和社会支持系统,给予他们安全感。

(3)恐怖症实际上是一种身体记忆。小时候的一些创伤事件会成为诱因。
案例
来访者高二在读,家有一妹妹,父亲经商,妈妈全职太太。初二初三期间特别在意别人对她的相貌。尤其特别在意自己的脸发红发烫.来访者脸部总是发红发烫,这让她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她不能接纳和承受,采取千方百计吹空调,吃冷食物等方式意欲控制,平时也会尽量避免自己接触有温度的东西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几次通过激光手术也没有让脸红发生变化,来访者比较失望,现在表现为对人的恐惧,当有人靠近自己时,会紧张焦虑。现在来访者学习效率有下降。【为什么来访者会有脸红恐怖症?】
(1)从所处家庭环境看:多个孩子的家庭中,在弟弟妹妹出生前,父母往往会过多地照顾/关注姐姐,导致教育中有些神经质;但案例中来访者的妹妹出生后,父母所有的关注又转移到妹妹身上,导致来访者缺失感的产生。
(2)来访者父亲经商的职业身份,在外出差应酬较多,意味着全职妈妈照顾孩子的时间远远多于父亲,有可能对孩子的约束较多(特别是姐姐);妈妈会对姐姐有很多要求,特别是在妹妹出生后,导致来访者过多在意、关注外界和他人的评价。(3)从来访者自身角度:初二初三正是青春期性发育的高峰,是开始对异性感兴趣的阶段;性发育天然地使来访者在意自己的相貌、皮肤、身材、和其他女生的比较以及心仪异性对自己的看法态度。

因此来访者出现了青春期非常普遍的体象障碍,过度在乎相貌,且认为自己的相貌有很大缺陷
(4)关于体象障碍:患者基本感知功能正常,但对自己身体部位的存在、空间位置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认识障碍。表现有自体部位失认、偏侧肢体忽视、痛觉缺失和幻肢症等。
【如何用认知疗法治疗恐怖症?】
以案例中的脸红为例
(1)驳斥/辩驳:寻找证据和例外调整来访者对脸红的看法,寻找证据破除非理性观念

「非理性观念」例如过度概括、极端化、灾难化

来访者认为脸红会降低心仪男生对自己的好感度
咨询师发问寻找例外:

脸红的时候大家都看得出来吗?

如果看出来,他们会喜欢还是讨厌?

谁曾经因为脸红嘲笑你?

谁曾经因为脸红夸奖你?
来访者亲自寻找证据:

A找三个没有社交障碍的朋友,问三个问题。

你们经常发现我脸红吗?

你们发现后,会因为脸红改变对我的看法吗?

如果其他女孩脸红,你们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B询问身边人一周看见自己脸红的次数?

发现脸红后,询问身边人会因此嘲笑/讨厌/喜欢?



咨询师一一辩驳、挑战这些非理性观念印证,调整来访者对脸红的态度。
(2)进入现实

调查来访者在何种情况下会脸红

比如碰到陌生人会脸红,则找随机路人实验看来访者是否会脸红:

A如果会脸红,询问路人之后脸红后会看起来更可爱?

B将来访者置于脸红的极致环境,结果是并不会发生什么
使用认知疗法的关键是来访者如何看待脸红这件事,还可以请来访者列出脸红带来的困扰和客观好处,进行比较。
衍生阅读:

通过认知疗法改写内心对话
1在行动之前,通过改写自己对自己说的话,改变期望,增加弹性。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把标尺,区别在于这把尺子的材质,是无法弯曲的直尺,还是能屈能伸的软尺呢?
以社交恐惧为例

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内心对话经常是:

“我一定要表现得很好,控制所有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可别让任何人看出我的紧张。”

在改写后:

“我想要表现得很好,最好是可以控制住紧张、不被别人发现,但如果不小心被发现了,我想应该可以通过朋友的帮助缓解一下尴尬吧。”
表达期望,但不强求;考虑失误,但不逃走。
2变逃为留
同样以社交恐惧为例,不断反问自己:

在社交场合中我最怕发生什么?

是怎样的一种景象?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会怎么样?

我有什么感受?

接着我会怎么做?

还有比这更糟的状况吗?

那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一直想到自己最害怕的结果,坚持一两小时。
你会发现即便最坏的结果发生了,你可能还是有能力应对的。
本文转自微笑主意,整理拆解师刘如,口述上海体育学院心理学院贺岭锋教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