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近95%的肠癌由它导致!长了肠息肉,切还是不切?

2023年01月05日 585人阅读

之前单位体检查出来我有肠息肉,必须切除吗?会癌变吗?

我最近总是拉肚子偶尔还便血,搜了下说可能是肠息肉,是真的吗?

半年前做肠镜的时候切了一个息肉,还可能复发吗?

……


在后台,微医君经常会收到一些关于肠息肉的咨询。而就在上周,微医君的一个同事在体检时也查出结肠多发息肉,判断恶性的可能性高,近期正准备进行手术。


所以今天,微医君就跟大家里聊聊肠息肉的那些事~


肠息肉是何方妖孽?





息肉并非“肉”,而是一类异常生长的组织,肠息肉指的就是隆起于肠道黏膜表面的赘生物,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



肠息肉大体可以分为两类:肿瘤息肉和非肿瘤息肉,其中肿瘤息肉占多数


1

肿瘤息肉



主要指腺瘤息肉和息肉病,这类息肉癌变几率高,而且在体内的时间越长、直径越大,癌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2

非肿瘤息肉



主要是炎息肉、增生息肉、幼年息肉等,一般不会癌变,但如果这种息肉比较大或者存在时间比较久,也有变成肿瘤息肉的可能!


所以说,肠息肉最大的危害就是有癌变的可能,据统计:80%~95%的肠癌(包括直肠癌、结肠癌),是由腺瘤息肉演变而来的。


肠息肉为什么会盯上你?





肠息肉要演变为肠癌,需要5~15年的时间,平均需要10年左右。


所以说,肠息肉不会无缘无故找上你,除非你符合以下这几点:


1.有结直肠癌的家族史,肠息肉的形成有明显遗传倾向。


2.高热量低纤维饮食者,长期进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性饮食者肠息肉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3.50岁以上的人群,肠息肉的高发年龄是50岁以后,据统计,35~49岁,肠息肉检出率为10%~30%;超过50岁的人群中,检出率可达30%~67%。


4.患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如2型糖尿病患者。


此外,有吸烟、饮酒、运动不足、久坐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发生肠息肉的概率也更高。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长了肠息肉?





>> 报警信号


如果你是上述提到的危险人群,一旦出现以下症状就要怀疑自己可能是长了肠息肉。


1.消化道出血(黑便、血便等);

2.排便习惯改变,如多日腹泻或便秘等;

3.腹痛、腹部肿块等;

4.异常消瘦或贫血等。


>> 金标准——肠镜


事实上,大部分肠息肉的患者基本没有症状,所以,想要判断自己有没有肠息肉,最好的方式就是——肠镜


肠镜检查是发现肠道疾病的金标准,检查过程就是通过肛门慢慢插入一根带有微型摄像机的软管。


摄像机可以观察整个大肠的情况,如有需要,肠镜内部的操作器械可钳取组织做病理检查,或进行大肠息肉切除。


查出肠息肉一定要切吗?





从上文我们也可以看出,肠息肉的癌变概率是很高的。


所以在进行内镜检查时,如果息肉较小、数目较少且有条件实施切除的话,一般都会格杀勿论;


对于一些大的或者数目多的息肉,为了保险起见,会先做病理,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如病理结果仅仅是炎症息肉,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待其自行消除;如息肉有癌变可能或已经癌变,则需要马上进行手术。



综上,处理肠息肉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它没长大之前,直接干掉!前提是不能因为害怕做肠镜而拒绝检查。


微医君亲身体验,无痛肠镜,睡一觉就做完啦~


切完就万事大吉了吗?





你以为切除了息肉就万事大吉了吗?NONONO!


事实上,如果不改变既往的生活习惯或是饮食习惯,肠息肉产生的危险因素没有消失,肠息肉摘除后还是会复发。


此外,如果上一次没有清除彻底,同样可能生长出新的组织。因此,肠息肉切除后的定期复查也非常重要。


根据国内外相关共识意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2014年,北京)》建议的结肠息肉的随访间隔可参考下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