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耳鸣用中药如何治疗?

2017年07月04日 2239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耳鸣是临床常见症状,耳内或头部感觉有声音的一种主观症状。可发生于单侧,也可发生于双侧。常伴有相应的听力下降。临床上将耳鸣分为客观性耳鸣是和主观性耳鸣。客观性耳鸣是指耳鸣声除患者外检查者也能听到的声响,主要由肌肉阵挛或血管杂音引起。主观性耳鸣是指没有外界声音刺激,而是患者主观上感觉耳内或头部有声音的现象。通常所说的耳鸣主要是指主观性耳鸣。耳鸣的发生率为3%~30%,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升高,高发年龄在50~60岁。耳鸣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以致不能正常的工作生活,其中包括情绪问题,如敏感、焦虑、烦恼、压力和抑郁;听力困难,如语言交流困难;躯体疼痛,如头痛、颞颌关节痛、颈痛。耳鸣还会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和睡眠障碍,使日常生活及社交能力下降。耳鸣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方法虽多,疗效欠佳。

中医强调辨证,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1、风热外袭型:疏散风热,常用银翘散或升降散,药如:银花、菊花、连翘、白羡黎、蔓荆子、桔梗、蝉衣、薄荷、甘草、僵蚕、姜黄、大黄、柴胡、黄芩、苍耳子、路路通、石菖蒲等。

2、心肝火旺型:清肝泻火,常用龙胆泻肝汤、天麻钩藤饮,药如龙胆草、白芍、黄芩、桅子、石菖蒲、当归、红花、甘草、野菊花、柴胡、栀子、川芎、丹参、葛根、钩藤等。

3、痰火壅结型:祛痰化浊,常用加味二陈汤等,药如赤芍、川芎、郁金、泽泻、木香、蒸首乌、桃仁、茯苓30g,葛根、石菖蒲、柴胡、法半夏、白术等。

4、气滞血瘀:理气活血化瘀,常用通窍活血汤、通心络胶囊等。药如川芎、郁金、柴胡、香附、桃仁、石菖蒲、当归、白芍、磁石、龙骨、牡蛎、钩藤、地龙、丹参、葛根、路路通等。

5、气血不足型:气血双补,益气升阳,常选用益气聪明汤、如归脾汤,药如黄芪、当归、远志、枣仁、大枣、桂圆、木香、白术、党参、甘草等。

6、肾精亏损型:补肾填精,常用耳聋左慈丸、右归丸加减,药如附子、肉桂、生地、熟地、山药、茯苓、肉苁蓉、菟丝子、枸杞子、骨碎补、核桃肉、磁石、红花、石菖蒲、磁石、葛根等。

均可加入通窍行气活血之路路通、石菖蒲、蝉衣、苍耳子等以增强疗效。

结语:因耳鸣的病因复杂,临床上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中西医药物的治疗、针灸、掩蔽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