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急迫性尿失禁的病因

2020年04月27日 822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转自  西交一附院妇产科 
  

  在女性常见的尿失禁中,除了压力性尿失禁常见外,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尿失禁,其在突然和强烈的排尿感后发生尿漏,疼痛、下腹部不适感、听到流水声等均可触发患者的排尿感,即急迫性尿失禁。它的发生主要有3种病因:逼尿肌过度活动、逼尿肌顺应性降低和膀胱高反应性。许多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在膀胱充盈期间会监测到逼尿肌自发性的不受抑制的收缩,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这些收缩可以与感觉到的尿急相一致,如果这些收缩产生的压力克服了尿道括约肌的阻力,就导致了尿失禁的发生。
1.逼尿肌过度活动
逼尿肌过度活动的病理生理学研究,早期是以解剖学为中心的,即所谓神经源性假说,即中枢或外周神经的抑制丧失,下尿路传入冲动增加,出现阻断中枢抑制作用的膀胱反射中兴奋传导通路激活等。21世纪初,许多研究则集中在逼尿肌本身,即所谓肌源性假说,它强调逼尿肌特性改变,导致了过度兴奋性及兴奋在细胞间传递增强,产生协同的肌源性收缩增加。肌源性和神经源性机制可以共存。此类患者常合并泌尿系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尿道炎、肿瘤、结石、憩室、膀胱炎、脑卒中、帕金森病、脊髓损伤等。
2.逼尿肌的顺应性降低
放疗、慢性感染或长期插置尿管患者的急迫感或疼痛则多由于膀胱纤维化,膀胱壁变硬,顺应性降低,膀胱的压力不能适应逐渐增大的尿量而引起尿失禁的发生。
3.膀胱高反应性
下尿路的上皮不仅可以封闭尿道,还是一个能感知温度、机械力及化学刺激的敏感结构,膀胱感觉信息的传入被认为是膀胱过度活动的一个关键因素。由于尿道或膀胱过度敏感,使膀胱在尿量不多时即产生强烈的尿意,有时还会有持续的排尿感。这种感觉可能在排尿后消失,也可能不消失。可能导致膀胱感觉增强的病因有尿道炎,急、慢性膀胱炎,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结石或肿瘤等。
参考文献:李晓伟,王建六.尿失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8,34(3):162-16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