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你知道怎样降低抽动复发的风险吗?

2020年04月22日 8124人阅读

儿科医生问家长 抽动障碍篇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 张月萍教授

 

第三篇  你知道怎样降低抽动复发的风险吗?

 

商义的奶奶发了一大段信息,回顾了小孙子的病情,预约我下周的门诊。奶奶的描述很细致,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商义的样子。那是个活泼可爱的男孩子,8岁时初诊,未走进诊室,我已听到他发出的有点怪异的声音,那次他扭脖子耸肩的动作幅度很大很频繁。孩子不停地说“奶奶我不想动,可是没办法不动,奶奶你抱住我吧,别让我动”。虽然他抽动评估为重度,但是治疗效果不错,心理疏导加中药治疗2个月后完全缓解,随后的半年多时间无症状。9岁时复发,又服中药2个月。那次,我告诉奶奶:心理疏导是一项长期的家庭工作,不能因为孩子没有症状而放松,奶奶表示理解。之后2年多,商义一直处于临床控制状态。每逢中秋和春节,奶奶都发来问候信息,并对小孙子的良好状态表示满意。眼下,11岁的商义临近小升初,由于作业多考试多,抽动症状又复发了。

抽动障碍患儿的复发病例很常见。壮壮8岁,第二次抽动复发。复发原因:看战狼II诱发。俊青7岁半,5岁半发病。6岁半第一次复发,7岁半第二次复发,每次复发的诱因都是过敏性鼻炎。于斌10岁,6岁发病,今年第四次复发。前两次是因为急性扁桃体炎诱发。第三次复发因自主停药导致,本次是因为在全市数学竞赛中获奖,全校大会上受到校长表扬而过于兴奋导致复发。荣毅11岁,8岁发病,第三次复发。第一次因感冒诱发,第二次与同学争吵后诱发,第三次,被爸爸严厉训斥后复发。

 

有研究显示抽动障碍患儿随访1年内的复发率约为30%。但由于长期随访患者的困难性,抽动的复发率应该远远高于文献报道。而且抽动的复发率会随着病程延长而增加。

抽动障碍确切的病因虽不清楚,但可以明确的是,有多种诱因能导致抽动复发或加重。如: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运动、疲劳,被提醒,外伤,过敏,伴发感染,或用药不规范等。当孩子注意力集中、精神放松、情绪稳定时,抽动症状会减轻或缓解。

防止抽动复发的前提是尽量回避诱发因素。为了降低抽动复发的风险,家长应该了解的家庭管理事项如下:

第一, 避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努力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帮助孩子正确应对各种压力;

第二, 遵医嘱规律用药,不擅自停药;

第三, 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家人有感染症状时要与孩子做好隔离;

第四, 避免剧烈运动和疲劳,避免过于兴奋(如玩激烈的游戏,看激烈的枪战片);

第五, 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太辣太酸太凉太咸太甜等;过敏体质者避免接触过敏原。

 

可见,良好的家庭管理可以降低孩子抽动复发的风险。在抽动障碍患者的长期管理过程中,家长所起的防治作用大于医生。面对抽动的患儿,家长必须先武装自己,才能更好的保护孩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