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欧洲静脉论坛减少氰基丙烯酸酯静脉曲张治疗后的超敏反应

2023年07月10日 33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欧洲静脉论坛 

关注氰基丙烯酸酯静脉曲张治疗后的超敏反应

尽管氰基丙烯酸酯(cyanoacrylate)被认为是“总体安全的”,但仍有高达 25% 的患者会出现局部反应,尤其是女性、亚洲人种和体重指数  <22 的消瘦患者。这是 Eduardo Silva 在今年欧洲静脉论坛上的演讲中得出的结论。

科英布拉医院和大学中心(葡萄牙科英布拉

Eduardo Silva 来自科英布拉医院和大学中心(葡萄牙科英布拉),今年的欧洲静脉论坛前不久在德国柏林举行 (EVF 2023; 6 月 22 日至 24 日,德国柏林)。

该发言者首先指出,氰基丙烯酸酯近年来在治疗静脉曲张方面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它具有“微创”的操作特性,并且可以在门诊环境中进行。然而,随着氰基丙烯酸酯的摄取,人们的担忧也随之增加,因为越来越多的“静脉炎样反应”报告导致一些人质疑氰基丙烯酸酯的安全性。

Silva 解释说:

这些类型的反应后来与 IV 型超敏反应相关,观察到症状可能包括局部瘙痒、红斑、疼痛和肿胀——通常在几天内消退——尽管也有“严重”反应的报告。

Silva 进一步阐述了这类超敏反应的典型表现,强调 IV 型超敏反应通常发生延迟,在暴露于氰基丙烯酸酯后数天至数月发生。

他警告说:

不要期待立即反应,大多数反应将在治疗后两到三天之间。

Silva 解释说,这些反应是对他之前接触过的外来物质产生的抗原做出的反应,而这些外来物质在新的接触下会触发“由 T 细胞介导的炎症级联反应(inflammatory cascade)”。

Silva 等利用这些信息作为他们研究的基础,利用 Embase 和 PubMed 数据库进行了文献回顾,评估了氰基丙烯酸酯静脉曲张治疗后疑似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和症状及其与静脉炎样不良事件的关系。

他们确定了 17 项报告严重并发症的研究,重点介绍了 1,208 例接受氰基丙烯酸酯静脉曲张治疗的患者,共计 1,631 条静脉。9 例患者共切除 13 条静脉。其中女性居多 (65.8%),平均年龄 52 岁。

Silva 和他的团队仔细观察了氰基丙烯酸酯治疗后较轻的反应,发现 250 名患者在用药后出现了某种形式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反应是血栓性静脉炎或静脉炎样反应 (4-25.4%),但他声称“大多数并发症是轻度和自限性的”。

建立一个风险因素组合,发言者指出筋膜上大隐静脉的存在 (< 皮下1cm),以及较大的静脉 (> 8mm),与氰基丙烯酸酯的不良反应相关。尽管 Silva 得出结论,人口特征和操作因素“似乎不影响发展为超敏反应的风险”。

在批判性地回顾了文献之后,Silva 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测试谁?”他问是否应该是所有人?已知对丙烯酸酯过敏的患者?或者有既往暴露风险的患者?

首先,他考虑在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斑贴试验(patch testing),指出这“对于识别可能有过敏风险的患者非常有用”,尽管他警告说,“让每个人都接触斑贴试验实际上可能导致第一次接触,并使患者敏感”。

其次,Silva 提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他完全排除了已知对丙烯酸酯过敏的患者,并表示这些患者“根本不应该 (用氰基丙烯酸酯) 治疗”。在研究他的第三个选择时,他得出结论,应该考虑对有既往接触风险的患者进行检测,尽管“许多患者不知道他们以前曾接触过”,这给医疗保健提供者带来了困难。

Silva 明确概述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他表示氰基丙烯酸酯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但需要讨论静脉炎样反应(phlebitis-like reactions)和“经典”血栓性静脉炎(thrombophlebitis)之间的差异。

最后,他强调了“制定识别和减少过敏反应的方案”的重要性,并敦促医生在“有疑问时”考虑转诊给临床过敏专科医生。

附:相关信息

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NICE)

氰基丙烯酸酯胶封堵静脉曲张介入操作指南 [IPG670] 

发布:2020 年 3 月 4 日

关于氰基丙烯酸酯胶封堵静脉曲张的循证建议,这包括向静脉注射医用胶 (氰基丙烯酸酯) 来封闭静脉,以改善症状。

1 推荐

1.1 关于氰基丙烯酸酯胶封堵治疗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证据足以支持使用这一程序,前提是在临床管理、知情同意和审核方面有标准安排。请参阅 NICE 介入治疗指南页面,了解标准安排的含义。

1.2 该操作应由经过适当培训并具有静脉超声使用经验的临床医师进行。

2 疾病、目前的治疗和程序

2.1 静脉曲张是潜在静脉功能不全的标志。原发性瓣膜功能不全是静脉曲张最常见的潜在病因。大隐静脉是最常受累的血管。大多数患有静脉曲张的人没有症状,但静脉功能不全可能导致腿部疲劳、沉重、疼痛、搏动、瘙痒和痉挛。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可导致皮肤变色、炎症性皮炎和溃疡。

2.2 NICE 指南描述了静脉曲张的诊断和治疗。介入治疗方案包括内热消融 (如射频消融和静脉内激光消融治疗)、泡沫硬化疗法、机械化学消融和外科手术 (通常为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的剥除和结扎,以及静脉切除术)。

2.3 氰基丙烯酸酯胶封堵静脉曲张的目的是通过粘连和管腔纤维化来关闭静脉,不需要肿胀麻醉,也不需要术后压迫治疗。

2.4 手术采用局部麻醉。将引导鞘插入大隐静脉远端,并在超声引导下将输送导管推进到隐股静脉连接处之前的位置。压迫近端静脉,并通过导管尖端输送测量剂量的医用胶,以封住静脉。

2.5 当导管拔除时,在不同的位置重复上述操作,使用超声成像监测操作过程。对小隐静脉也可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手术。

3 委员会考虑

证据

3.1 NICE 对已发表的关于该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文献进行了快速回顾。这包括全面的文献检索和对来自 14 个来源的证据的详细审查,委员会对此进行了讨论。证据包括 2 篇系统评价、3 篇随机对照试验、3 篇非随机比较研究、4 篇病例系列研究和 2 篇病例报告。

3.2 专家顾问和委员会认为关键疗效结局是:大隐静脉闭塞率、血管再通、症状缓解和生活质量。

3.3 专家顾问和委员会认为关键安全性结局是:超敏反应、肉芽肿形成、血栓栓塞以及神经损伤或感觉异常。

3.4 委员会讨论了接受过该手术的患者的三条评论。

委员会的评论

3.5 委员会获悉,据报告,超敏反应的发生率约为 7%,肉芽肿形成罕见。

3.6 委员会被告知,有不同的产品可用于这一程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