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肺纤维灶和肺纤维化是一回事儿吗?

2018年04月14日 1222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肺纤维灶,常为肺部感染自然愈合后遗留的纤维化病灶,是肺脏受到伤害后,人体修复产生的结果。常见的原因是肺结核已经痊愈或其它的损伤修复后的表现。如果纤维灶范围小,对身体基本无影响,如果范围较大,就可能导致肺功能降低,出现呼吸困难等。正常肺间质由少量的间质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以及肺基质、胶原、大分子物质、非胶原蛋白等组成。当肺间质发生病变时,上述成分的数量和性质都会发生改变。表现为肺泡壁和邻近的肺泡壁腔炎性病变,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替代Ⅰ型肺泡上皮细胞,肺泡间隔明显增厚以及肺纤维化,最后肺毛细血管丧失功能。

   肺纤维灶并不完全可以称之为“病”,本身是不会扩展的,遗憾的是,目前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案可以逆转纤维灶,如果造成肺组织损伤的因素被清除,如结核、手术、感染等,小的、少量的肺纤维灶对身体没有影响,一般没有临床症状。当然,如果在某种疾病发生的过程中,逐步出现肺纤维灶,那么一旦形成大面积的肺纤维灶,影响到气体交换功能,就需引起注意并进行治疗。

    肺纤维化是以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大量细胞外基质聚集并伴炎症损伤、组织结构破坏为特征的一大类肺疾病的终末期改变,也就是正常的肺泡组织被损坏后经过异常修复导致结构异常(疤痕形成)。肺纤维化不是一种具体疾病,而是一种病理改变,它对应的疾病是间质性肺病(ILD)。间质性肺病中病因不明者,被称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占所有间质性肺病的60%左右,而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主要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肺纤维化严重影响人体呼吸功能,表现为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或活动后憋喘,且随着病情和肺部损伤的加重,患者呼吸功能不断恶化。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诊断后的平均生存期仅2.8年,死亡率高于大多数肿瘤,被称为一种“类肿瘤疾病”,一旦明确病情需要积极治疗。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