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肿瘤防患于未然之肠癌篇

2016年06月07日 811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中国大肠癌患者比国外年轻15岁

       “大肠癌有中国特色。”徐瑞华指出,我国大肠癌多发生于大中城市,患者比国外患者“年轻”10~15年,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左右。中国患者恶性程度高,一发现就是晚期,且发生部位较低,直肠癌占60%~70%,而欧美大多数为结肠癌。

       其实,许多大肠癌患者完全可以早发现。徐瑞华指出,直肠癌指检、直肠镜、乙状结肠癌检查可及时发现多数大肠癌。有高危风险因素的人士平时要注意大便问题,别把便血错当痔疮,把脓血便错当痢疾。生活中,要避免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红烧肉爱好者要管住嘴。他建议,年龄介于40~75岁的一般人群可以开始第一次结直肠癌筛查,采用问卷调查和粪便潜血试验。粪便潜血试验应每年进行一次,如果连续3次检测正常,以后可2至3年做1次检查。高危人群需接受结肠镜筛查。如肠镜发现息肉要及时切除,以后每年复查结肠镜直至正常。结肠镜复筛阴性,需要每年进行粪便潜血试验,结肠镜每3至5年复查1次。

症状: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肚胀贫血

       “大肠癌有哪些症状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结直肠科副主任医师卢震海介绍,肠癌主要有如下五大表现:肠刺激症状和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肠梗阻,腹部肿块,贫血、消瘦、发热、无力等全身中毒症状。

       “如发现大便习惯改变,如突然一天几次或有血,比如鲜红的血或是浓黑色的血,都应该警惕。”他说,如果经常肚子胀痛,也可能是肠癌引起的肠梗阻。此外,肠癌病人一般便血比较厉害,经常脸色苍白,大多会贫血。“很多人还以为是突然间减肥成功了,其实是得了肿瘤。”卢震海说,家族史也是大肠癌的高危因素,20%的患者跟遗传有关。中国人的肠癌50%是直肠癌,30%的直肠癌可通过指检确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