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视疲劳的治疗

2019年05月29日 827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视疲劳是以患者自觉症状为基础,眼和全身器质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的综合征,并非独立的眼病,也常称为眼疲劳综合征,属于心身医学范畴。常因工作压力大,近距离作业多有关,尤其是电脑、手机游戏等的普级,视疲劳的发病率日趋增高,并有低龄化的趋势。其治疗要根据病情,消除病因,改善环境,调整机体等综合治疗。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张明亮

⑴矫正屈光不正:有屈光不正者,应配戴合适眼镜,屈光度要合理,瞳距和散光轴位要准确,并定期复查。

⑵调节功能障碍者,可配适合的双光镜或棱镜。

⑶眼肌功能障碍者,如外隐斜,内隐斜,集合功能不全者,应戴合适眼镜。

⑷若有全身疾病要治疗全身疾病。如更年期、甲亢、高血压、低血压、糖尿病、病后恢复期、分娩期限和哺乳期等。

⑸改善工作环境,采用合理的照明,不要过度看视频和阅读,注意劳逸结合。

⑹中医治疗:

①气血亏虚证:困倦易疲劳,不能久视,眼珠眼胀,神疲乏力,心悸健忘,舌质淡红,苔白薄,脉细。治法:补益气血,养心明目。方药:八珍汤加减;黄芪10g,党参10g,茯苓10g,当归10g,白芍10g,熟地黄10g,川芎3g,甘草3g,夏枯草10g,香附10g。

②肝郁气滞证:眼珠胀痛,眼眶酸胀,久视心烦,失眠多梦,口基,,胸胁胀痛,舌红少苔,脉动弦细。治法:疏肝理气,解郁明目。方药:逍遥散加减: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0g,白术10g,茯苓10g,薄荷5g,炙甘草5g,夜交藤15g,合欢皮15g。

③肝肾亏虚证:久视后视物模糊、眼胀干涩,屈光不正,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舌淡红苔白薄,脉细弱。法法:补益肝肾,益精明目。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枸杞10g,菊花10g,熟地黄10g,山茱萸10g,丹皮10g,泽泻10g,茯苓10g,山药10g,葛根10g,柴胡6g等。

④阴虚火旺证:久视后视物模糊,眼胀痛,干涩不适,屈光不正,头晕目眩,五心烦热,口干不欲饮。舌尖红少苔,脉动细数。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知母10g,黄柏5g,生地黄10g,山茱萸10g,丹皮10g,泽泻10g,茯苓10g,山药10g,玄参10g,葛根10g等。

我院自制药舒肝明目丸有缓解视疲劳的作用,也可同时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滴眼,配合针刺治疗效果更佳。

⑺治验集萃

①段玉英用抗眼疲劳方治疗视疲劳69例.用夏枯草、白芍、茯苓各15g、当归、香附、柴胡、蔓荆子各10g、枸杞、川牛膝、槟榔各12g。小儿用量酌减。每日1剂,水煎药服。(山西中医1991,1)

②汪苍璧用加减调中益气汤治眼肌性视疲劳52例。药用黄芪、党参、苍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百合、枸杞、蔓荆子、炙甘草。随症加减。水煎,每日1剂,服用4~6周。病情缓解后,用补中益气丸口服。屈光不正42例,配戴矫正眼镜,矫正视力0.8~1.5,>40岁用老花镜。(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2.1)

③李洪毅用当归养荣汤治疗视疲劳37例。熟地黄15g、当归白芍、白芷各10g、羌活、防风各7g、川芎6g。有热象者熟地黄改生地黄,白芍改赤芍,或加黄芩、黄连;眼干较著者,加天花粉、知母、玄参;气虚者加党参、黄芪;肝肾两虚者加枸杞、女贞子;肝郁气滞加香附。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山东中医杂志,1996.6)

④刘玉兰自拟保视宁丸治疗视疲劳、干眼症400例。用本品(含生地黄、熟地黄、白芍、川芎、夏枯草、麦冬、天冬、菊花、女贞子、决明子、桑椹各15g、石斛18g、甘草10g)为丸,每次10g,每日服3次。(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3)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