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肾囊肿会癌变和术后复发吗

2017年03月30日 944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单纯性肾囊肿是肾囊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常见成年人,多是后天性的。与肾小球、肾小管结构变异、损伤、感染有关,常单侧发病,但如果是多发囊肿可能与遗传性因素有关。单纯性肾囊肿发病早期,一般无临床症状,不影响肾功能,大部分患者是在体检偶然发现,肾囊肿增大可引起腹痛、腹部包块、血尿等;囊肿位于肾门处可压迫肾动脉,引起血浆肾素增加,导致高血压;或引起肾盏梗阻继发感染等。肾囊肿囊腔不大时,若肾功能正常,一般不需治疗,定期复查B超即可。如果肾囊肿大于4cm,压迫正常肾实质,可引起肾盂、肾盏梗阻等,要采取手术治疗,目前多采用腹腔镜下囊肿去顶减压术,而穿刺抽除囊液由于疗效较差目前多不采用。囊肿一般需要与肾积水、肾盏憩室、肾脓肿、包膜下积液等相区别,其鉴别主要依靠增强CT和静脉肾盂造影。肾囊肿术后是会复发的,这与去顶减压后周围组织对囊腔的覆盖粘连有关,尤其对于一些肥胖患者,肾周脂肪粘连尤为明显;一般来说,肾脏上极或腹侧囊肿复发机率较大,而中下极背侧囊肿复发机率较小;此外,其他部位的小囊肿也可能逐渐长大从而导致再发,术后可通过随访B超来判断,如果囊腔进行性增大,可考虑复发,若术后囊腔直径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一般为原有囊腔的显影,可判断并不是复发。对于一些多房性的囊肿,伴有分隔,囊壁结节的需要注意囊性肾癌的可能,如果术前CT、B超提示肾囊肿,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后术后病理提示恶性囊性肾癌的话,就需要再次手术,行开放肾肿瘤根治术,此类肿瘤复发可能性大,不宜行保留肾单位手术。

2016年02月手术患者:大部分肾囊肿与肾周脂肪之间有疏松的清晰界线,如腹腔镜下清晰显示左肾脏上极囊肿约6.0*7.0*7.0cm

切开囊肿壁,吸净囊肿内的混浊囊液

将囊肿去顶减压,完整切除囊壁,最大显露囊腔,清除囊肿对肾实质的压迫,保护肾脏

2016年03月手术患者:肥胖患者的肾囊肿操作困难,容易复发;腹腔镜下可见满视野的脂肪,操作空间狭小

肥胖者肾周脂肪于肾脏包膜之间不存在疏松间隙,往往粘连不清,需清除大量脂肪后方可显示囊肿

2016年04月手术患者:右肾上极的囊肿需要充分游离与膈顶的间隙

2016年05月手术患者:右肾中极偏腹侧的囊肿需与粘连的腹膜分离

2016年06月手术患者:左肾中下极偏腹侧囊肿约10*9*8cm,与腹膜粘连明显,仔细游离

打开囊壁,吸净囊液,切除囊壁,严密止血,减少对肾脏的压迫,保护肾脏 

仔细观察囊肿内壁是否与集合系统相通,减少尿漏发生的风险。 

2016年08月手术患者:左肾中极偏腹侧囊肿约6*7*6cm,与腹膜粘连明显,去顶减压后仔细剥离囊壁

                   

                   

                   

2016年09月手术患者:右肾中下极的囊肿约6.0*5.0*5.0cm

去顶表面大囊肿后,发现大囊肿内套有诸多小囊肿,予以一并切除

在显影剂的帮助下可以发现类似囊肿的囊腔与集合系统相通,可以加以一并处理,此类复杂的囊性疾病由于留置了内支架管,尿漏的机率可大为降低,同时此囊肿为Bosniak分型III型,同时需要考虑囊性肾癌的可能

2016年10月手术患者:腹腔镜下清晰显示右肾脏中上极囊肿约4.0*5.0*5.0cm,且与肾盂关系密切,不排除肾盏憩室可能

术中可清晰显示预防尿漏所事先留置的输尿管支架管,有效减少了尿漏的发生

2017年02月手术患者:腹腔镜下显示右肾脏中上极巨大囊肿约10*10*8.5cm且与腹膜、膈肌粘连明显,予以充分游离

将囊肿去顶减压,完整切除巨大囊壁,解除巨大囊肿对肾脏的压迫,防止肾脏受压萎缩。

2016年12月手术患者:腹腔镜下清晰显示左肾脏中上极囊肿约6.0*6.0*5.0cm,囊肿多发且套叠

充分游离囊肿后切除囊壁送检

2017年03月手术患者:右肾脏背侧中下极内生型囊肿约5.0*5.0*5.0cm,予以充分游离,患者偏瘦,囊肿与腹膜粘连明显

                       

囊肿去顶时有大量囊液溢出,予以吸引器清除

                       

完整切除右肾囊肿囊壁,仔细观察未见与集合系统相通,囊壁送病理

                       

2016年07月门诊患者:多囊肾是遗传性疾病,一般治疗效果不佳,一般以尽力保护肾功能为第一要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