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帕金森病人动作慢是正常情况吗?

2022年06月15日 801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刘某今年57岁,于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动作缓慢,尤其是做精细动作时更为明显,比如在穿衣、系纽扣和系鞋带时动作明显变慢。起初吴先生以为是上了年纪,身体素质不如以前了,也就没放在心上。

但两年后刘某这种动作缓慢越来越明显,已经严重影响到刘某的生活。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做了好多检查,但是并没有明确诊断是什么病。后来出现右胳膊僵硬,右手手指活动不灵活,前来大医院就诊,诊断为“帕金森病”,给予美多巴等药物治疗,症状明显改善。

随着病情的进展,吴先生药效逐渐下降,多次调药后效果有所好转。可好景不长,从去年开始,刘某运动迟缓症状加重,走路困难。服药后可以短暂维持,但药效过后,就无法走路,出现翻身困难及吞咽困难。刘某右边胳膊僵硬症状也逐渐加重,手指灵活度明显下降,无法自己吃饭穿衣。

为求进一步治疗,刘某前往王学廉教授处就诊,来我院就诊,经过详细问诊,王学廉教授建议刘某进行脑起搏器手术治疗。

王学廉教授介绍: 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迟缓表现随意动作减少,包括始动困难和运动迟缓,因肌张力增高、姿势反射障碍出现一系列特征性运动障碍症状,如起床、翻身、步行和变换方向时运动迟缓,面部表情肌活动减少,常双眼凝视,瞬目减少,呈面具脸,手指精细动作如扣纽扣、系鞋带等困难,书写时字愈写愈小,为写字过小征等。这些老年人的运动迟缓症状,早发现,早诊断,早期通过合理用药可有效改善,中晚期采用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有效缓解。

脑起搏器手术是指在脑内特定的神经核团植入电极,释放高频电刺激,抑制了这些因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而过度兴奋的神经元的电冲动,减低了其过度兴奋的状态,从而减轻帕金森病症状。治疗缓解帕金森病的三个主要症状:震颤、僵直和运动迟缓,尤其对中线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如起步和翻身困难等。脑起搏器是一套精致小巧的微电子装置,包括一个脉冲发生器、一根电极和一根延伸导线,这些部件均植入体内,植入体内的部件不会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

通过在人脑中植入刺激电极,用体外遥控装置调控脑内电极的刺激参数,控制和改善患者的症状。脑起搏器还可以用于治疗原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抽动症、脑瘫、疼痛、癫痫和精神疾病等功能性脑病。

脑起搏器植入技术比以往的手术方法有其特点。首先,可逆和可调节。手术不毁损神经核团,只是使其暂时处于电麻痹状态,改善神经功能,、范围可通过设定脑深部电极的电流、电压、频率及电极位置等多个因素来调节。在术后漫长日子里,还可随病情变化而不断调节,可以长期控制不断发展变化的帕金森病症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