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迁延性咳嗽的治疗验方

2017年12月09日 1321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什么是迁延性咳嗽呢?它是由多种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如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治疗不及时或失治、误治而导致的长期咳嗽不愈。

因为起病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又延误了治疗,已经不同于一般的外感咳嗽,所以我把它叫做迁延性咳嗽

性质和范围

古人论咳嗽说:有声无痰叫咳,有痰无声叫嗽,有痰有声叫咳嗽。

后人认为此语有不妥处,有声无痰叫咳,固然,但有痰无声的嗽却不易成立,认为不管有痰无痰,均应叫咳嗽。

我认为此说言之有理,为了更精确一点,应把有声无痰的叫干咳,有声有痰的叫咳嗽。

临床中这两种咳嗽均很常见,究其原因,大概由于病人体质不同、感邪病因不同而然。因此,其治疗方法自然也不相同。

由于“前胡止嗽汤”对干咳的效果不太理想,所以我这里要讨论的就是后一种“有痰的咳嗽”。

咳嗽一病,古人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论述,可见原因复杂。张景岳以外感内伤分别之,可谓要言不烦,提纲挈领。

就迁延性咳嗽而论,虽然有的患者咳嗽长达数月之久,但究其原因和性质,仍属外感范围,故不应从内伤论。

病因与治疗原则

中医治病,一直以传统的中药煎剂和丸、散剂为主,由于服药量大,气味苦涩难服,煎药又比较麻烦,故逐渐被西医的片剂、针剂所代替。

加之中医的理论比较深奥抽象,不易弄懂,除专职人员外,已很少有人问津,故近世多用西药来治疗外感疾病。

无庸讳言,西医在治疗外感热性病、急性病、危重病方面有许多优于中医药的地方,有些甚至是传统的中医药所不能比拟的,但西医也有很多方面不及中医药,治疗外感咳嗽就是其中之一。

西医学认为,急性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都是由细菌或病毒所引起,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当然要用抗生素类药物来治疗。

近年来,临床医生倾向于大剂量、多种抗生素联合用药,特别是静脉给药,不管病情如何,动辄用500~1000ml(或更多)液体加大剂量抗生素或激素静脉点滴,口服药物也多以止咳的为主。用这样的方法治病,愈者固多,不愈者也不少。

中医认为,肺居至髙之位,为五脏之华盖,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主一身之表。外邪侵犯,皮毛受邪,邪束肌表,内从其所合,肺气不宣,清肃失职,气道不清,痰涎滋生,就会产生咳嗽。

所以中医认为“治外感宜解散”。

“感冒咳嗽忌用止咳,愈止则邪愈不透,咳愈不宁”。

“治表者,药不宜静,静则流连不解,变生他病,忌寒凉收敛”。

“肺为娇脏,太寒则邪气凝而不散,太热则火铄金而动血,太润则生痰饮,太燥则耗津液,太泄则汗出而阳虚,太涩则气闭而邪结。”

两相比较不难看出,中西医在理法方药上有着很多的不同。如果用中医的眼光来看西药,在某种意义上说,抗生素可以视为寒凉药,静脉点滴的液体可以视为增液药。

中医认为,只有在肺热壅盛的时候(相当于肺炎等病高热毒血症期),才是静点抗生素的最好时机。

现在的医生不分时机,从始至终一概用之,早期大量应用抗生素,往往使邪气“冰伏”,“凝而不散”。

特别是大量液体流经肺脏,使痰涎更多(太润则生痰饮)当此之时,痰涎本多,化痰涤饮尚且不及,更何况不管病人脱水与否,大量静脉滴注液体,无疑使痰涎本多的肺脏雪上加霜。

另外,口服强力的止咳药物兜涩太早,使病邪无出路(太涩则气闭而邪结)以致咳嗽更剧。

当此之时,医者仍不悟,以为抗生素剂量不够,或疗程天数仍不够,不知改弦更张,反劝患者耐心治疗,加大上述药物剂量,或重复应用,终至咳无宁日,痰无止期。

还有一个值得提出的问题,就是大量激素的应用。激素类药适应证广,用得恰当疗效显著,但是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也很大。

这里需着重指出的是,此药用之日久,人体对它产生了依赖性和耐受性,体质越来越虚,自身的抗病能力降低,常造成患者虚阳外越,低热不退,感冒缠绵不愈,增加了复发率和治疗上的困难。

前胡止嗽汤的组成和主治

组成:荆芥5~10g,前胡10~15g,桔梗5~10g,甜杏仁~10g(感冒初起,此味也可不用),甘草5~10g,枇杷叶5~10g,白前5~10g,紫菀10~15g,陈皮5~10g,天竺黄10~20g,贝母5~15g,芦根10~20g,全瓜蒌10~20g(用于痰涎黏稠垢腻,否则不用)。

以上为成人量,小儿患者应按年龄或体重计算用量。如咳嗽兼喘者(喘不甚重者宜,重则非本方所治),以麻黄易荆芥。因此方药味不苦,故尤宜于小儿患者。

主治:外感咳嗽,咳嗽剧烈,痰多,喉间痰声辘辘,听诊双肺啰音长久不消,可有低热或午后低热,体温一般在38度以下,病程大都在十几天至一二个月之间,用过多种抗生素(尤其是静脉点滴药物)和止咳药无效者。或因失治误治而致长期咳嗽不愈,或伴低热不退者,小儿患者尤宜。

加减:午后低烧不退,可加桑白皮、地骨皮、白薇、鳖甲;外感风邪较重可加防风;喘者可去荆芥而用麻黄;贝母价贵,也可不用。

组方大意与解析

前胡止嗽汤是我在止嗽散、疏邪利金汤、肺炎清解汤三个处方的基础上化裁而成。

全方甘凉清热,化痰止咳,方中除荆芥一味外,均为止咳平喘、清化痰涎之要药,历代医家屡用不爽,今汇集于一方,正所谓集中优势兵力,自无不胜之理。

今就方中所涉及的处方与药物,简析于下:

1、止嗽散是《医学心悟》中的处方

止嗽散由荆芥、紫菀、陈皮、百部、橘红、白前、甘草7味药组成。全方温润平和,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

后人评论此方有“宣不过散,肃不过下”的特点,治咳不论新久,均可加减应用,临床用于感冒咳嗽,特别是感受风邪、喉部发痒的刺激性咳嗽,效果最好。

我的处方中几乎采用了止嗽散的全部药物,而独去掉了百部,原因是百部味苦。医书中也有说百部味甘者,但我年轻时曾单熬百部膏服过,确实很苦,味苦则小儿患者难服。

我在福洞医院时,民光有一朝鲜族妇女,她的小孩每次感冒咳嗽,都背数里来找我求诊。我说:民光医生不少,感冒咳嗽又非大病,何不就近求医?

答曰:我家小孩很怪,唯独你开的中药效果最好,其他医生开的中药他竟不吃,灌到口中仍吐出,不知何故?

余笑曰:他医之药非全不效,大概是药太苦,虽然有句名言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若是服不下去也是白搭。

是以医生应该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处方时有所选择。如是成人或不怕药苦者,百部当然照用不妨。

方中橘红易为陈皮者,是因为陈皮药源广,而乡间小药店多不备橘红,况且现在的橘红也都是用陈皮刮去里面白瓤而成,并不是化州的橘红真品。

2、疏邪利金汤是顾松园《医镜》中的处方

疏邪利金汤由荆芥、防风、前胡、杏仁、桔梗、甘草、苏子、橘红8味药组成,功能疏风解表,降气化痰。

顾氏自拟此方,于一切外感伤风、咳嗽痰喘、发热头疼等证,均为首选之方,可见此方乃顾氏一生得意之作,其疗效自不待言。

余用此方而去防风者,因所治重在清化,已不重在解表。“开门逐盗”,荆芥一味已足任之,不劳动众。如果外感初起,风邪较甚,防风同用也无不可。

方中不用苏子者,因苏子虽能降气化痰,然气味辛温,较之天竺黄之甘凉清化相去甚远,故而易之也。

3、肺炎清解汤

本方由黄芩、石膏、桑白皮、地龙、芦根、甘草、贝母、天竺黄等组成,功能清热化痰,主治大叶性肺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此方我见于1958年左右出版的《中医杂志》上。我初学医时涉猎方书,但不善于记作者姓名,当时只记录了处方,后来数次搬家,原杂志早已丢失,现已无从查考。

因为作者叙述十分生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至今不忘。今复述梗概如下:

新中国成立前,一富翁患大叶性肺炎,势甚危重,召本城数位名医诊治,当时作者虽然不在名医之例(作者自谦),但因兼懂中西医,故而入选。

各名医依次诊脉开方,但富翁却都不肯服,原来富翁怕死,嫌药太峻或过于寒凉。轮到作者诊断时,考虑重新处方,也必不肯用,因捡前面一位老中医于正方之外所开一副方,乃是用来煮水让病人代茶饮的(是以前中医治病常用方法之一)。

大意是以芦根、冬瓜皮、天竺黄等为主,类似千金苇茎汤的那么一个处方。之后再无消息,度其必死无疑,不料日后与其家人相遇,询其病情,家人曰:前服您所荐药方加味(鬼箭羽之类),早已愈矣。

作者听后大感惊讶,如此平淡之药竟能愈此危重之病,不亦神乎!因潜心研究,验之于临床,终于拟此肺炎清解汤。方后论述了天竺黄药理之妙和重用之理,并且说,此方疗效超过青霉素。

余阅此文后深有感触,常欲验之于临床,以证其论,但当时在农村病例太少。1987年我在福洞镇医院,临床接触此类患者很多,尤以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为多,医院中俱用抗生素静脉点滴,其中很多渐成迁延不愈,咳嗽痰多,低热不退,屡见不鲜。

余因而穷研先贤处方,集数方之优于一炉,验之临床,收效甚捷。方中我不用石膏、黄芩者,因本方针对迁延性咳嗽而设,此时一般高热己退,故不需苦寒直折。

前胡止嗽汤药物简介

1、荆芥

荆芥为治外感要药。《本经》称其“主寒热”,《本草纲目》称其“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本草汇言》谓其“轻扬之性,散风清血之药也……一切风毒之症,已出未出,欲散未散之际,以荆芥生用,可以清之。”

张寿颐说:“治风热在表在上清证,能泻肺热而达皮毛,风热咳嗽宜之。”荆芥气味辛温,芳香而不燥烈,发汗作用柔和,不类麻桂之燥烈。不管是外感风寒或风热,通过适当的配伍,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1987年12月,我女儿16岁,病伤风咳嗽,鼻塞不通,微恶风寒。为图方便,每日服速效感冒片、四环素、红霉素片、咳快好胶囊。

病情绵延月余不愈,渐至痰多壅盛。不得已,我为之开前胡止嗽汤。

方中荆芥用10g,贝母因为价贵没用,每剂水煎两次,合并两次煎液,早、中、晚分3次温服。

第一次服后不到一刻钟即鼻衄鲜血,女儿心惊,余晓之曰:此为“衄乃解”,乃外邪久郁之故也。稍事止血,后再服即不衄。连服3剂,终日微微似有汗,病愈。

观此,程氏止嗽散中用荆芥之义自明矣。所以,方中的荆芥我一般是不去掉的。如外邪偏重,可用10~15g,即使外邪已不明显,也可少用3~5g,借其“泻肺热而达皮毛”之力,以建“启门驱盗”之功。

值得注意的是,荆芥能够动血,多服久服常至鼻衄,这在一般方书中未见记载,也算是我的一点临床经验吧。

2、前胡

前胡味苦微寒,能散能降,为治外感咳嗽要药。《本草纲目》称其“清肺热,化痰热,败风邪”,“为痰气要药”。历代医著中用前胡组方治疗外感痰喘者不胜枚举。

如《圣惠方》的前胡散,用前胡30g,麦冬45g,贝母30g,桑白皮30g,杏仁15g,甘草3g。为散,每服12g,入生姜3g,煎服。治咳嗽,涕唾稠黏,心胸不利,时有烦热者。

《圣济总录》的前胡饮,用前胡45g,贝母、白前各30g,麦冬45g,枳壳30g,芍药、麻黄各45g,大黄(蒸)30g。每服9g,水煎服。治肺热咳嗽痰壅,气喘不安。

近代如《郑侨医案选》的加减前胡汤,用前胡、杏仁、桑叶、知母、麦冬、黄芩、银花、甘草。主治肺热痰喘咳嗽及各种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肺炎等。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列举。

《本草备要》赞之曰:(前胡)辛以畅肺解风寒,甘以悦脾理胸腹,苦泻厥阴之热,寒散太阳之邪……功专下气,气下则火降而痰消……治痰热哮喘,咳嗽呕逆……无外感者忌用。”

《本草备要讲解》说:“本品苦辛微寒,性较和平,主归肺经,功能祛痰以除肺气壅塞,降气可制肺气之上逆,微寒又可清热,并兼宣散肺经风热之功,且有宣不过散,降不过下的特点。故凡肺气不降、痰热咳嗽,以及风热郁肺、咳逆喘满之证均可应用,对咳嗽痰多兼有表证者尤为适宜。”三复斯文,则前胡之功毋复赘述矣。

3、枇杷叶

《别录》谓枇杷叶味苦平,无毒,主“卒哕不止,下气”。

《滇南本草》谓其性微寒,味苦辛,功能止咳嗽,消痰定喘,能断痰丝,化顽痰,散吼哮,止气促。附方用枇杷叶15g,川贝母4.5g,杏仁6g,广陈皮6g。共为末,每服3—6g,开水送下,用治咳嗽,喉中有痰声者。

《本草衍义》附方治妇人患肺热久嗽,身如炙,肌瘦,将成肺痨。用枇杷叶、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各等份,大黄减半,如常制,同为末,蜜丸樱桃大,食后夜卧含化一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