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跖管综合征

2018年07月25日 465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跖管综合征亦称为跗管综合征或踝管综合征,是指胫神经在通过位于内踝后下方的踝管至足底的行程中被卡压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由Keck于1962年首先报道。此病多发于青壮年,从事强体力劳动者或长跑运动员。

    一、病因

    1、先天性因素:踇外展肌肥大以及副踇外展肌、跟骨外翻畸形、扁平足等都可使跖管的实用容积减小,从而引起胫神经卡压。 天津市环湖医院疼痛科刘清军

    2、跟骨及踝部骨折:如复位不良、畸形愈合亦可使跖管容积减小。

    3、慢性损伤:从事强体力劳动者、长跑运动员以及踝关节频繁高强度跖屈背伸者,肌腱滑动增多、摩擦增强,可引起腱鞘炎、腱鞘充血水肿,加之屈肌支持带相应增厚,跖管伸缩性减小,其内压力增高,可压迫胫神经并影响其血供,产生神经功能障碍。另外,类风湿关节炎、老年骨关节病等患者皆可形成增生的骨赘,骨赘突入跖管亦可使胫神经受压。

    4、跖管内部因素:腱鞘囊肿、脂肪瘤、曲张的静脉亦可引起胫神经卡压。

    二、临床表现

    患者起病缓慢,多发于一侧。在早期,表现为足底、足跟部间歇性疼痛、紧缩、肿胀不适或麻木感,疼痛有时向小腿放射,有时沿足弓有抽搐,久站或行走后加重,有夜间痛醒病史,多数患者在脱鞋后能缓解。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常逐步加重,进一步可出现胫神经在足部的支配区感觉减退或消失。足跟部的皮肤感觉可以是正常的,这是因为跖内侧神经在跖骨以上从胫神经分出或是由于卡压的部位在跖管下方。晚期可出现足趾皮肤发亮、汗毛脱落、少汗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征象,甚至有足内在肌萎缩表现。检查时两点间距离辨别力消失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内踝后下方的Tinel征常为阳性;将足外翻外旋时可诱发疼痛。

    三、治疗

    1、保守治疗:在发病早期可给予消炎镇痛药物、休息、跖管内泼尼松龙封闭等治疗,应用支具保持足内翻位可使屈肌支持带松弛、跖管变大而缓解疼痛。

    2、手术治疗:对保守治疗无效、神经卡压症状明显者,可做跖管切开减压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