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怎样让医生快速有效的帮助你

2020年03月14日 854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怎样让医生快速有效的帮助你?这很大一部分因素取决于你是否是一个合格的病人。很多人会说,病人合不合格重要吗?医生合格就行了。是这样吗?
在日常的门诊中,经常遇见让我抓狂的病人,并非是我没有耐心,实在是时间有限。我们可以算一下,一般的门诊医生需要以什么速度接诊一个病人。以我们科普通门诊为例,一个医生一个上午,从8:00到12:00,4个小时需要接诊40-80个病人,注意这是平均速度,比如我们门诊的主任,已经被病患训练出了一个上午接诊100多例的超人速度,给我3个脑袋我都转不过来。平均分给每个病人的时间是3-6分钟。大家不要讨论这个就诊时间,因为这是个无解的问题。中国的人口,中国的医患比决定您去三甲医院就诊,尽管您排了一个上午的队,甚至提前1周就开始预约挂号,您只能分配到这3-6分钟。相信我医生比你更希望延长您的就诊时间,因为延长您的就诊时间就可以减少误诊的概率,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患者评价,就可以减少工作量,但绝不影响医生收入。
在这3-6分钟内,医生需要提炼病史,通过多年的专业训练得出诊断,给出治疗方案。大家可能不知道,这是怎样一个思维过程。首先医生需要从患者一大堆主观的叙述中挑选出符合此次疾病的特征性的症状描述,去掉干扰症状,去伪存真,得出一个大致的诊断方向,同时还要从患者提供的信息中得出鉴别诊断相关依据。什么是鉴别诊断,举个例子,一个病人主诉胸痛。医生的反应是可以引起胸痛的常见疾病,从五大系统开始排除:1、肺部疾病;2、心脏疾病;3、消化系统疾病;4、纵隔中其它脏器引起;5、其它。这个其它可能跟你就诊的科室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有时却是不能忽视的疾病。每个系统内又有若干疾病,需要医生逐一排除。而排除的依据就是你对症状的描述。而一个有经验的医生从你进入他诊室那一刻,你从上到下所有的细节都在医生的鉴别诊断思维中了。所以在这极短的几分钟内,很有可能你给出信息会误导医生,从而得出错误的诊断或者遗漏重要的征象。
门诊医生总希望在最短的时间提取到最重要的信息,以获得最有效的问诊,从而给出最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所以作为就诊的病人,你明白怎么做了吗?你可能说我又没接受过医学相关专业的训练,我怎会知道哪些讯息对医生有用,哪些讯息是干扰项。你说的很对,你不需要知道这些,但需要你的积极配合。接下来我给出常见的逼疯医生的几个类型。
1、絮絮叨叨焦虑型
老年多见,一见到医生恨不得把症状发生当天的吃的早饭一一告诉你,你打断他还不高兴,非要按自己的时间顺序,细述发病至今的每一个细节。这是一部浩浩荡荡的个人传纪纪录片,不允许中场休息,不允许插播广告。还很焦虑,觉得他的每一个症状都必须被重视,每一个疑问都需要解答。其实患者的心情我完全能理解,如果时间允许,我也愿意耐心解答,但是眼看后面的病人已经面露不满,眼看我们的护士即将沦为发泄对象,我必须按暂停键,进入我问你答环节。病人立马觉得自己没被重视。所以我的建议,这样的病人直接挂专家号,一来专家号限号,时间相对充裕,二来,教授们一般自带学生问诊,三来,这样的患者需要更权威人士的心理安慰。
2、心宽体胖无所谓型跟第一类型完全相反,往往来看病就一句话,我就是哪不舒服,你给我开点药。你多问一句都怕被嫌弃。这类病人的问题是需要把专业问题交给专业人,一个简单的症状,其实背后有复杂的鉴别,或许你认为只是受凉引起的咳嗽,但既然你来看了医生,就请医生把背后可能有的危险给你排除。
3、事不关己高冷型问病史像便秘,最后把医生憋出内伤。所有的症状都要医生问出来,比如对方来了说医生我最近咳嗽厉害。你问他还有其它不舒服或者症状吗?没有,结果问他咳嗽有痰吗?有,什么颜色?鲜红色的,之前没看过吗?看过,有做检查吗?做了胸部CT,什么结果?支气管扩张,片子带了吗?没带。我……。这类病人可能发生的问题是,如果你遇上一个急性子的医生,或者今日的就诊量爆表,医生就不会多问,就针对症状进行治疗,比如这个病人的问诊就在“有无其他不适?没有”之后停止,遗漏了重要的病因。
4、自作聪明狡诘型这类病人往往病程较长,兜兜转转很多医院,待你把他的病史捋清楚,告诉他你的诊断时,恭喜你答对了。他立马拿出前几家医院的就诊资料,告诉你他们也是这么诊断的。我……这类病人的问题是,恭喜你,你成功的把医生推到了你的对立面,医生立马对你设防,思考问题的角度从怎样把你从病痛中解救出来变为怎样不被你起诉。
可能,你还是不理解,究竟应该怎么就诊,才能配合医生快速准确的掌握你的病症。
1、把你目前最困扰的症状告诉医生;
2、如果已就诊,保管好你的就诊资料,带过来给医生看,这相当重要;
3、跟着医生的节奏走,不要带跑偏,相信医生的专业技能;
4、你有权拒绝医生的建议,但你必须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5、在疾病面前,医生和你是一个战壕的。当你理解医生的时候,你就可以缓解医生一天门诊焦躁的情绪,让医生尽可能的站在你的立场考虑问题,而不是对你产生防备心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