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深夜两点,医生的朋友圈火了:我终究不是一台没感情的抢救机器

2019年08月11日 932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导语

“我终究不是一台没有感情的抢救机器,而这个社会,也终究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  

近日,凌晨2点,某医院急诊科医生高翔宇,  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段文字:“我终究不是一台没有感情的抢救机器,而这个社会,也终究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  



两个小时前发生的那一幕,  让他这个见惯生老病死的急诊科医生,  内心久久难以平静。  



“没耽误哪怕一秒,但仍未能留住他”

7月26日晚上10点半,急诊科送进了一名40多岁的男性患者,诊断为脑干出血。呼吸困难、瞳孔不等大、中枢性高热,随时有生命危险。急诊抢救室里很快紧张起来,给患者插管、上呼吸机、做脑CT检查。



做完脑CT回到抢救室时,患者血压本已稳定。没想到三五分钟后,心律突然下降。急诊科张伟主任、程仁洪、高翔宇医生,急忙接力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一直持续了半个多小时,可是,患者依旧没有反应。



“我们都尽了全力,没有耽误哪怕一秒,但仍未能留住他。”高医生说,这种脑干出血,很可能是平时有高血压,又没有规范用药造成的。



离开医院前,她向医生深深一鞠躬

那晚,患者家属来了很多,大家都悲伤至极。



“起初自己的内心并没有波澜,因为问心无愧。可能是见惯了生与死,习惯了不带个人情感的去理性看待患者与疾病。”高医生说。



令他没想到的是,就在患者的遗体准备离院之时,患者20岁左右的女儿强忍着悲伤,走了过来。她朝着他和张伟主任深深一鞠躬,说了一句:谢谢,您们辛苦了!



高医生说,这一鞠躬,一句谢谢,令他内心一阵波澜,甚至眼眶有些湿润。他们没能救回患者,却受到家属这般礼遇。



“在医院里,往往是患者得救、好转,医生才收到表扬或者锦旗,像这样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还感谢医生,真的很少见。”



高翔宇说,这深深的一躬,对他而言既是无法言喻的宽慰,也给了更多的勇气。



因为还有许多病人要抢救,直到次日凌晨两点多,高翔宇才有空梳理这份感触,在朋友圈写了一段长长的感慨。即使是深夜,依旧冒出了不少未眠的医护,收获点赞一片。


高翔宇医生在深夜,发了一条朋友圈



他们习惯面对生死,却终究不是一台没有感情的抢救机器。




“有什么方法尽管用

不要担心后果”

前不久,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林劲榕医生的一个老病人走了,这位病人每次入院都是生死一线,家属总说:“林医生,全交给你了,有什么方法尽管用,不要担心后果。”


医生治病,就好像把病人一个一个背过河,这是世间筹码最终的“赌注”,也是最令人动容的“契约精神”。



“最珍贵的礼物”

2018年,63岁的老蔡肝癌在家中去世,家人觉得必须和医生道一声,再道个谢。他们四下打听得知马上就是首个医师节连夜订了锦旗,送到福建省立医院介入科。




最真挚的感谢

2017年,一位常年住院的老人病故,老人的子女料理完后事,第一时间来到医院,向医务人员深深地鞠了三躬,医生们立即还以鞠躬礼。


医生之所以敢冒风险

既源于对生命的敬畏

更源于对人性善良的笃信

在医生捧出一颗热心时

请报以温暖和珍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