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心血管病患者如何呵护“大脑”?

2020年03月12日 8492人阅读

       脑卒中(stroke)又称脑血管意外和中风,是一组以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损伤症状和体征为主要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疾病[1],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2]。

       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均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每年约196万人因脑卒中死亡,每5位死亡者中就至少有1人死于脑卒中[2]。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普遍暴露,我国脑卒中疾病负担有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据推测,2030年我国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将比2010年升高约50%[2]。


       脑卒中形式如此严峻,预防就显得更加重要,而一级预防也是降低其发病率的根本措施[2]。

       多因素长期综合作用引起脑卒中,其风险与影响因素暴露密切相关[1],而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是其中重要且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那么心血管病患者具体有哪些卒中危险因素,又该如何预防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卒中发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血压对卒中的作用呈剂量反应关系,且没有阈值,收缩压或舒张压每增加10mmHg,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1.4~1.8倍[3]。

       预防:预防控制好血压,能使脑卒中的发生率显著降低[4]。研究显示,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使血压至少下降4mmHg(1mmHg=0.133kPa),从而使高血压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和预防[4]。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适度运动、低盐低脂、清淡饮食、规律作息等。

心脏病


       脏病是公认的脑卒中独立危险因素[1],房颤(AF)又是心源性卒中尤其重要的原因。缺血性脑卒中(IS)大约占所有脑卒中的80%[5],约20~30%的IS患者为心源性卒中,其中大约70%是AF所致[6]。在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单独AF可以使脑卒中的风险增加3-4倍[3]。

       预防:平常应注意定期体检以筛查此项危险因素。由于AF经常不被识别,即使是在无症状阶段,对AF的检测仍然是卒中危险分层和决定是否抗凝治疗的基石[7]。合理规范的抗凝治疗是预防AF诱发IS的有效措施[1]。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是明确的脑卒中独立危险因素,因颈动脉狭窄所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是脑卒中重要的发病因素之一[3]。

       预防:60岁以上群体及冠心病与下肢动脉疾病患者是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的高危群体,应注意采用颈动脉超声进行筛查[3]。

       脑卒中可防可控,对于心血管病患者来说,更需要早期识别危险因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止脑卒中发生必不可少的内容。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到“未病”人群早筛查、早预防,危险人群早干预[4],享有健康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甘勇,杨婷婷,刘建新, 等.国内外脑卒中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9,20(2):139-144.

[2]《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编写组.我国脑卒中防治仍面临巨大挑战——《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2):105-119. 

[3]张欣炀.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筛查与社区人群干预研究现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8):82-83+87.

[4]张红池,井坤娟,李雪霏, 等.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9,33(22):3889-3892.

[5]马聪吉,杜晓华,杨为民.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机制及药物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4,(11):538-539. 

[6]许北柱,伍伟锋.心房颤动相关脑卒中78例临床分析[C].//中华医学会%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编辑.2016全国慢性病诊疗论坛论文集.2016:186-187.

[7]戴逸君.美国心脏学会(AHA)2018年心脏病和卒中统计报告[J].福建医药杂志,2018,40(3):1-5.

SACN.CLO.20.03.166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