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春季,儿童发热怎么办?

2020年04月07日 848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春季,万物复苏,鸟语花香,最是孩子们快乐的时光。
天气渐暖,但气温变化也大,今天穿棉袄,隔天也许就有人穿单衣了。这种天气孩子们容易出现发热,因为春季细菌病毒易滋长,孩子免疫系统还未发育完善,容易受到外来病原菌的侵犯。

一、体温高到多少算发热?
参考《诊断学》,正常体温:腋下:36℃-37℃,口腔36.3℃-37.2℃,直肠36.6℃-37.8℃。
临床上常测额温及耳温。
一般参考口腔温度标准,可将发热分为:
低热:37.3℃-38℃;
中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正常情况下,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机体产热或散热调控体温。当受到外来病原菌的侵袭,或体内致热原释放增加,体温调节中枢将体温调定点上移,引起心跳加快、骨骼肌收缩等,使产热增加,末端血管收缩,汗毛孔关闭等,散热减少,体温上升。
二、发热需要马上吃退热药吗?
当身体受到致热源侵犯时,出现发热,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父母家人的一种警醒,可能需带孩子就医寻找病因及治疗了。此时马上吃退热药,体温暂时性下降,不等于疾病的好转,盲目地吃退热药或者打退热针反而会掩盖了真正的病症。此外,一定程度的发热,有利于机体歼灭入侵的病原菌。
当体温低于38.5℃时,不一定需要用退热药,亦可以选用额头冷敷、给小孩洗温水澡等物理降温方法,适当饮温水,促进排尿,有利于热量散发;体温大于39℃时,宝宝易出现明显不适,此时可以给予退热药。如果宝宝有高热惊厥史,退热可以适当积极一些。
宝宝常用退热药有美林、百服咛等,按医嘱使用,一般两次间隔以4~6小时为宜,不能使用过频,以免药物在体内蓄积而产生副作用。
三、引起发热的原因有哪些?
感染性原因: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结核和真菌感染等。感染性发热中以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大部分呼吸道感染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建议家长不要自行使用抗生素。单凭发热时间长短不能预测细菌感染的发生风险,这时候检验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有助于鉴别。有时发热是某些疾病的早期表现,例如脑炎:孩子有嗜睡、呕吐等表现;肺炎:有咳嗽、气急等;心肌炎:伴有面色苍白、腹痛、乏力等,如有以上表现,提示疾病并不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发炎,应及早就诊。
非感染性原因:内分泌与代谢原因,如甲亢;体温中枢调节紊乱,如暑热症;结缔组织病,如风湿热、川崎病。值得一提的是川崎病,川崎病除了发热,往往伴结膜充血、手指硬肿、皮疹等,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部分川崎病患儿有冠状动脉受累,引起冠脉扩张、动脉瘤等,若宝宝有以上表现,应及时就诊。
四、如何做好照护?
俗话说,三分医疗,七分护理。孩子发热,除了及时带孩子看医生,遵医嘱检查及服药,家长对孩子的照护也非常重要。
1.饮食
有些父母心疼孩子发热消耗能量,便为宝宝提供大量营养品,殊不知,发热期间,胃肠道蠕动减慢,食欲减退,勉强喂食较多高蛋白食品,可能会引起呕吐、腹泻等。宝宝发热,水分丢失相对较多,应适当补充,饮食建议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如米粥、汤面条。
2.穿衣
高热时应松解衣服,有助于散热。当降到一定程度时,如体温小于37.5℃-38℃时,可适当穿回衣物,以免着凉。
3.居家环境及出行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室温维持在25℃-27℃为宜;增加室内湿度,可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尽量减少家中客人拜访。出行少选用公共交通工具,少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停留,减少交叉感染。

宝宝发热,全家人着急,此时需年轻的爸爸妈妈掌握一定的科普知识,科学地对待和处理,必要时及时看医生。
孩子的笑脸,是最美人间四月天,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绽放笑容,茁壮成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