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982条结果

  • 抽动障碍PART/1抽动障碍(ticdisorder,TD)是儿童常见的神经发育性疾病,以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自主、反复、快速、无目的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 PART/2在临床工作中,常常发发现抽动障碍的患儿在心理压力增加、紧张、焦虑等情况下病情明显加重;同时来自同伴、老师及父母的不理解往往又导致了抽动障碍患儿心理压力的增加,导致患儿抽动障碍症状的无法控制。 情绪对抽动障碍有哪些影响? ☀️增加抽动症症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患者在情绪激动、焦虑或紧张的时候,通常更容易使症状更加明显和频繁
    金欣 主治医师 2023-10-05 16:51:25
  • 抽动障碍(ticdisorder,TD)是儿童常见的神经发育性疾病,以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自主、反复、快速、无目的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在临床工作中,常常发发现抽动障碍的患儿在心理压力增加、紧张、焦虑等情况下病情明显加重;同时来自同伴、老师及父母的不理解往往又导致了抽动障碍患儿心理压力的增加,导致患儿抽动障碍症状的无法控制。情绪对抽动障碍有哪些影响?01增加抽动症症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患者在情绪激动、焦虑或紧张的时候,通常更容易使症状更加明显和频繁。02加剧抽动症的不可控性:情绪的波动可能使患者更加难以控制他们的症状。这可能导致
    金欣 主治医师 2023-09-20 12:46:40
  • 为什么可爱的小佳总眨眼? 为什么聪明的小华总耸肩? 抽动障碍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疾病? 抽动障碍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运动障碍,其特征是身体某些部位的肌肉突然的,快速的,不自主的,反复的收缩运动,表现为眨眼,皱额,咧嘴,摇头,耸肩或肢体活动等,可伴有鼻咽部不自主的发声,如清嗓,咳嗽,或秽语,还可伴有焦虑抑郁,强迫,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等症状,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特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短暂性抽动障碍:大多数患儿表现为单纯的运动抽动抽动的部位多见于面部,颈部肌肉。极少数有单纯的发声抽动。通常持续几个月。一般不影响学习和社会适应
    顾伯美 副主任医师 2017-01-11 11:26:02
  • 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肝脾肋下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因患儿不配合,病情较急,未作检查即入院。30 min后病情加重,烦躁,呼吸窘迫,手足发凉,眼球上翻,一过性意识丧失。拟诊:支气管异物,心源性休克。急转上级医院治疗,进一步追踪患儿治疗情况,血压、心肌酶、胸部X线、头颅MRI、心电图和脑电图等检查均未见异常。确诊为抽动障碍,予盐酸硫必利口服及心理治疗5d,病情好转出皖。继续服药6个月,随访半年未见发作。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胡茂荣           抽动障碍是儿童较常见的心理障碍疾病之一,其表现形式包括肌肉抽动、痉挛等运动性抽动以及发声性抽动。首发症状多为运动性
    胡茂荣 主任医师 2018-07-30 13:52:43
  • 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期,以快速、不自主、突发、重复、非节律性、刻板、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抽动或(和)发声抽动为特点的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根据发病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和是否伴有发声抽动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Tourette综合征三种临床类型。该症多数起病于学龄期,学龄前期并不少见,低于5岁发病者可达40%。运动抽动常在7岁前发病,发声抽动发声较晚,多在11岁以前发生。国内报道8岁~12岁人群中抽动障碍患病率2.42‰。男性学龄儿童患病危险性最高,男女患病比率为3:1~4:1。国外报道学龄儿童抽动障碍的患病率12%~16%。学龄儿童中曾有短暂性抽动障碍
    胡茂荣 主任医师 2018-07-30 13:51:48
  • 抽动障碍的病因不清,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1.遗传已证实遗传因素与Tourette综合征发生有关,但遗传方式不清。家系调查发现10%-60%患者存在阳性家族史,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75%-90%)高于单卵双生子(20%)。2.神经生化异常:抽动障碍可能存在多巴胺、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紊乱。Tourette综合征的发生与纹状体多巴胺过度释放或突触后多巴胺D2受体超敏、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功能亢进、内源性阿片肽、5-羟色胺异常等有关。3.脑结构或功能异常:皮层-纹状体-丘脑-皮层环路结构和功能异常与抽动障碍的发生有关。结构MRI研究发现抽动障碍患者基底节部位尾状核体积明显减小,左侧海马
    曹玉红 副主任医师 2018-10-31 20:24:02
  •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又称多发性抽动症,是指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 性抽动及在抽动的同时伴有暴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男性多见,大部分患者于4~12岁之间起病。患者常存在多种共病情况,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障碍(OCD)、行为问题等。  什么是抽动?  抽动(Tics)是一种不随意的、突然发生的、快速的、反复出现的、无明显目特征的、非节律性的运动或发声。  抽动不可克制,但在短时间内可受意志控制。包括以下几种:  ①简单运动抽动:突然的、短暂的、没有意义的运动,如:眨眼、耸鼻等;  ②复杂运动性抽动:稍慢一些的、持续时间稍长一些的、似有目的的
    温树勤 健康号 2018-07-18 09:19:58
  • 根据近期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的一项研究:与抽动障碍患者有至少50%基因相似度的家庭成员,与基因相似度较小的成员相比,其患抽动障碍的可能性明显更高。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胡茂荣研究人员指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瑞典人群中,抽动障碍(包括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和慢性抽动障碍[chronic tic disorders])或是种较明显的家族疾病,观察到的家族模式与遗传成因相符。遗传力估计发现该障碍或属于遗传性最强的神经精神病学疾病。”为评估抽动障碍的家族风险与遗传力,研究人员对瑞典国家患者注册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1969年1月至2009年
    胡茂荣 主任医师 2018-07-30 13:47:26
  • ,检查未能发现神经系统障碍。4.抽动一日内出现多次,几乎日日如此,至少持续2周,但持续不超过1年。5.排除锥体外系神经疾病和其他原因所引起肌肉痉挛。(二)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1. 有反复性、不自主、重复、快速、无目的抽动,任何一次抽动不超过三组肌肉;2. 在病程中,曾有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但两者不同时存在;3. 在数周或数月内,抽动的强度不改变;4. 能受意志克制抽动数分钟至数小时;5.病期至少持续一年以上;6. 21岁以前起病;7. 排除慢性锥体外系神经系统病变、肌阵挛、面肌痉挛和精神病装相等(三)多发性抽动障碍 即Tourette综合征或抽动—秽语综合征1.起病于21岁以前,大多数在2
    李荣 主任医师 2019-09-19 15:39:50
  • 抽动障碍在儿童中比较多见,临床上常伴有学习困难和社会功能下降。有国外学者研究认为,此病可终生患病,病情波动,症状多样,大约30%~40%有青春期发病后可完全缓解,平均发病年龄为5~6岁,以后病情进行性加重,10岁左右达高峰,约22%的患者会影响学业。而其伴发的行为症状复杂多样,从而增加此病治疗和管理的难度。本文参照有关文献谈谈看法,认为抽动障碍患儿行为与教育子女方式密切相关。家庭的物质环境、情绪气氛、父母养育方式和家庭结构等对儿童心理发展、个性形成产生影响。父母良好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有研究结果提示,抽动障碍儿童的父母在教育成效、父母的责任、父母对子女行为控制的外在控制性较强
    于作洋 主任医师 2017-11-17 10:04:58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