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何谓“冬病夏治”?

2021年07月16日 820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碰上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成人及儿童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病,鼻炎,慢性腹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腰腿痛等。
中医认为“遇冬则喘、遇冷则泻,遇寒则痛”都与阳气虚弱有关。“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
“冬病夏治”这一概念来源于《素问》:“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这句话的意思是,认为养生及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季节、气候关系密切。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这句话讲的是“治未病”的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将病防发、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
基本可以概括为预防疾病的发生,对于已有的疾病减轻症状,防治恶化,对于已经痊愈的疾病防止再度复发。
冬病夏治是中医“治未病”理念的临床应用体现。

1